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学术繁荣的局面”指什么?在这个局面中主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学术繁荣的局面”指什么?在这个局面中主张“以法治国”的代表人物是谁?

(2)材料二中伏尔泰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德治主义”,体现在哪里?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为“打倒中国封建文化“高举了哪两面大旗?十月革命后,他们开始宣传的西方思想是什么?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

 

(1)百家争鸣;韩非子。 (2)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反对苛政,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 (3)“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 (4)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要继承与发扬,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解析】(1)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当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百家争鸣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是战国末期的韩非,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因此主张“以法治国”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 他提出“仁者爱人”,既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面对当时社会的动荡,孔子在政治上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他反对苛政,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德政,使人民心悦诚服,社会才会稳定。为此伏尔泰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德治主义”。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和北大为阵地,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向封建礼教发起猛烈攻击,新文化运动前期主要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后期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化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4)根据材料及上述分析可知,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但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要继承与发扬,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课上,老师展现了一段材料:“在193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活动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许诺,要用计划经济的方法克服经济危机。”

小历认为罗斯福“计划经济的方法”就是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小历的看法对吗?请你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它以明确的规则,相互的承诺,为各国的经济交往搭建了一个共同的平台,被誉为‘经 济领域的联合国’”。中国在 2001 年加入该组织,它是 (  )

A. 国际联盟    B.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C. 世界贸易组织    D. 亚太经合组织

 

查看答案

某学生历史小论文的内容主要有“经济改革、政治改革、一党制变为多党制”等。据此 判断该文的主题可能是 (  )

A. 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B. 赫鲁晓夫改革

C. 勃列日涅夫改革    D. 戈尔巴乔夫改革

 

查看答案

“我们的政策是不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美国政府应用科学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美国“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的具体措施是

A. 推行杜鲁门主义

B. 成立北约

C. 实施马歇尔计划

D. 分裂德国

 

查看答案

“日本经济现代化的实现,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外部条件,也有日本政府和人民自身的努力。”材料中的“外部条件”指的是

A. 发动对外战争

B. 美国扶持

C. 废藩置县

D. 发展教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