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 民族交往 B. 中外交往 C. 国家统一 D. ...

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 民族交往    B. 中外交往    C. 国家统一    D. 经济发展

 

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两幅图体现出汉族的饮食习惯受到少数民族的影响,而鲜卑族也受到了汉族的影响,他们的服饰与艺术都已经汉化。北魏孝文帝改革使鲜卑汉化,同时也将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带到中原地区。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秦朝咸阳的一位粮食商人,要购进一批小米。结账时,这位咸阳商人应该用下列哪种货币支付货款(  )

A. 刀形币    B. 圆形方孔钱    C. 蚁鼻钱    D. 布币

 

查看答案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面临着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问题并存。早在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 阿尔文在巴黎机会上就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文中“智慧”是指(   )

A. “兼爱”“非攻”    B. “无为而治”    C. “仁”和“礼”    D. 实行“法治”

 

查看答案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球化源于何时?这实际上是个复杂的历史问题,如果从地理与历史的角度来看,1492年应该可以被看作是近现代全方位交流意义的全球化的开始。

——白海军《2049,相信中国》

材料二 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不再满足于国内市场……火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车、汽车、铁制轮船成为新的交通运输工具,电话、无线电、电报成为新的通讯手段,大大缩短了时空距离,为国际贸易的大发展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基础。

材料三 “二战”以来,交通运输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资本和原材料的国际流动。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的推动者。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这一切都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方向发展。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投入经济全球化浪潮,参与各种国际经济组织,为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更加公正合理积极贡献中国智慧。我国既是国际规则的遵循者、受益者,也是建设者和推进者。

(1)作者为什么把1492年视为“全球化的开始”?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时期,我国就曾开辟了一条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陆上通道,这条通道被称为什么?

(2)两次工业革命为全球化提供的“物质技术基础”有哪些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二战”以来,在“推动世界经济向全球化方向发展”方面出现了哪些新的因素?

(4)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何重要影响?

(5)2001年,我国加入了什么国际经济组织?作为全球化的“建设者和推进者”,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什么举措?

 

查看答案

20世纪以来,世界风云变幻,国际关系不断变化、调整,世界格局也随之发展、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英、法、美操纵下,会议签订了对德和约,规定将德国在山东的非法权益转给日本……华盛顿会议期间,英美对日施压,支持中国收回山东的主权……经过争斗,战后国际关系新格局终于建立了。

材料二 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美国认为,苏联是有用的敌人,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材料三

(1)材料一中“国际关系新格局”指的是什么?对德和约是在哪一次会议上签订的?

(2)结合所学知识,针对“将德国在山东的非法权益转给日本”的规定,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作出了怎样的反应?

(3)请用所学史实证明材料二“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的观点。(各举一例)归纳美苏“冷战”客观上带来了哪些好处?

(4)材料三中苏联解体后出现的一超多强局面使世界政治格局朝什么趋势发展?你认为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英国割占香港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

——邓小平

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的统一已经有了创新性的发展,不完全要求绝对的“政治上的服从”和制度上的一致。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

——据许士铃《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形成的国家观》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表格。

时间

战争或背景

不平等条约

侵占区域

1842年

鸦片战争

香港岛

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北京条约》

九龙司地方一区

1898年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强租“新界”

 

 

 

 

 

 

(2)请从国家统一的角度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史实造成了什么危害?

(3)材料二中,首创的理论指的是什么?从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具有什么精神?

(4)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的理解。

(5)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统一道路上取得的两项成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