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下列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之间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 A.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下列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之间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

A.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局面基本结束

B. 九一八事变──中国抗日战争开始

C. 土地改革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

 

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而不是土地改革,所以选项C体现的历史现象之间没有直接因果关系,其余选项ABD三项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之间有直接因果关系;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转折”体现在( )

A. 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B. 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C. 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

 

查看答案

这是一次肩负重大历史使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它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次大会是(  )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一大

C. 中共十三大    D. 中共十四大

 

查看答案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逐渐推开尘封已久的大门,开启了改革开放的革命征程,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开启这一“征程”的标志是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B.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 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查看答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南方地区经济强劲发展。追溯历史,南方经济也有相似的表现。

材料一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

——晁错(西汉)《论贵粟疏》

材料二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宋书》

(1)材料一反映了汉代农民的艰辛生活,那时的“春耕”是应用何种农业耕作方式?

(2)材料二反映了南朝江南经济什么现象?指出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

 

查看答案

理解推动社会进步的改革。

材料一: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废除井田制;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材料二:公元前350年,秦国平民张三,因斩一敌国甲士,获爵一级,田一顷,宅九亩。

材料三: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材料四:北魏帝王出御图(图中的帝王和大臣们穿的长袍宽而长。)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正确填写下表格并叙述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政治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

 

3.统一度量衡。

军事

1.

 

 

(2)材料三、四说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的哪两个方面?改革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