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唐朝时,一艘艘木制帆船从日本来到中国,中日两国交流频繁。2010年6月12日,上...

唐朝时,一艘艘木制帆船从日本来到中国,中日两国交流频繁。2010年6月12日,上海世博会日本国家馆日,一艘复制的日本帆船驶人了上海的十六铺码头,再现了当年的盛况。这艘船再现的是(  )

A. 日本派遗唐使到唐朝学习    B. 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C. 玄奘西行去印度求取佛经    D. 倭寇骚扰中国东南沿海

 

A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唐朝时,一艘艘木制帆船从日本来到中国,中日两国交流频繁。”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唐朝时期日本派遗唐使到唐朝学习的史实。B项鉴真东渡是唐朝去日本宣传佛法;C项玄奘去的是印度;D项指的是日本进犯我国,我国抗击日本倭寇,不符合题意。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鲜卑族改汉姓”所反映的改革措施,产生的作用是(  )

A.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B. 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的融合

C. 结束了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D. 促成了北方民族的大量南迁

 

查看答案

下图是西汉初年郡国并行示意图(局部)。汉武帝为消除诸侯王对皇权的威胁,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什么措施(   )

A. 实行“削藩”

B. 颁布“推恩令”

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在地方设“行中书省”

 

查看答案

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下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A. 夏朝    B. 商朝

C. 秦朝    D. 西汉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自晋之南渡,东南文物渐盛;至于李唐,益加繁昌,……历五季纷争,中原之地五易其姓,杀戮几尽,而东南之邦,民有定主。……自东南渐重,则西北渐轻;以至宋,东南愈重而西北愈轻。”

——南宋章如愚《山堂先生群书考索》卷四六

材料三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

——美国罗兹•墨菲的《亚洲史》

请回答:

(1)观察材料一,图一A政权历史上的名称是什么?管辖图二中B地的是什么机构?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怎样的变化?材料二认为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认为宋代文化有怎样的特点?举宋代科技成就一例说明美国学者的观点。

 

查看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是列强侵略史,也是中国人民抗争和探索史,更是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嘉庆年间,英王遣使来华,意欲与中国建立外交、通商关系,嘉庆皇帝在给英王的“敕谕”中说:“天朝不宝远物,凡尔国奇巧之器,亦不视为珍异。尔国王其辑和尔民,慎固尔疆土,无间远迩,朕实嘉之。嗣后毋庸遣使远来,徒烦跋涉,但能倾心效顺,不必岁时来朝,始称向化也。”

材料二  (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止……(二)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偿还之则,不变更其条件……(三)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

材料三  向各国政府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材料四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似乎可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

——新加坡《联合早报》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这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中国外交的主要变化。

(3)结合所学知识,试分别举例说明材料四中所说的“中国开始走向世界”和“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

(4)近代以来,从任人宰割的旧中国到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并主动融入世界,中国的发展变化给你带来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