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2016年3月,习近平访问捷克。历史上,中国和捷克有过许多的共同之处。阅读下列材...

2016年3月,习近平访问捷克。历史上,中国和捷克有过许多的共同之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共同的遭遇】

材料一:在会上,中国代表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归还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但遭到英、法、美等列强拒绝,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被转给了日本。

材料二:会议期间,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被排除在会议之外,直到会议结束,他们才被带到会议厅签字。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等地被割让给了德国。

(1)材料一反映了哪次国际会议的场景?“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被转给了日本”是根据哪一条约的规定?会议的决定引发了中国的哪一运动?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国际会议?会议的决定体现了当时西方大国推行哪一政策?面对两国的共同遭遇,你有何感受?

【共同的选择】

材料三:1968年1月,捷克国内进行了一场探索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运动,被称为“布拉格之春”。1982年,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材料三中邓小平的这些言论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哪一会议上?

材料四:捷克共和国于2004年加入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于2001年加入了最能体现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组织。

(4)请分别写出这两个组织的名字。

【共同的追求】

材料五:1949年,捷克是最早承认中国并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2015年9月3日,捷克总统作为唯一的欧洲国家元首出席中国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

(5)请再写出一个新中国成立之初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名字。根据材料判断,二战期间,中国和捷克都加入了哪一国际组织?

(6)从中国和捷克关系的发展历史中,你有何感悟?

 

(1)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五四运动 (2)慕尼黑会议;绥靖政策;弱国无外交,强权政治等 (3)中共十二大,中共十五大 (4)欧盟、世界贸易组织 (5)苏联,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6)国与国应加强联合、合作,共同发展。(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作出安排,在巴黎召开了会议,这就是巴黎和会。参加会议的有27个国家,会议已被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美国总统威尔逊操纵。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归还在大战期间被日本夺去的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等合理要求。但被英、法、美等列强拒绝。《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导致了中国的五四运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美国。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慕尼黑阴谋”,这一事件标志着英法等西方大国把绥靖政策推向了顶峰。中国和捷克的遭遇使我们认识到: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大国执行强权政治等。 (3)第一问根据材料三“1982年,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97年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4)根据材料四“捷克共和国于2004年加入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于2001年加入了最能体现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组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欧盟成立后,老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使欧盟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这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捷克共和国于2004年加入欧盟、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5)根据材料五“1949年,捷克是最早承认中国并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新中国刚刚建立,就有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捷克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6)根据材料及上述分析,使我们深刻感受到:国与国应加强联合、合作,谋求共同发展。(符合题意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受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诱导,一些私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资本主义企业。1872年华侨商人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县简村开办继昌隆机器缫丝厂;1882年后,上海成立了一些缫丝厂。1878年,道员朱其昂在天津设立贻来牟机器磨坊。此外,还有造纸、制茶、制糖、制药、碾米、玻璃等近代工业出现。

材料二

到1922年,荣宗敬、荣德生兄弟的荣氏面粉厂产量占全国民族面粉企业的1/3左右,被称为“面粉大王”。

材料三  1956年,私营企业家积极配合了政府的决策,其中,北方的代表人物是乐松生,他是百年药号同仁堂的总经理,南方的领头者则是上海申新公司的荣毅仁,一时人称“北乐南荣”。

——《跌荡一百年》

材料四  1979年,荣毅仁创办的中信公司正式成立。……1987年初,美国《幸福》杂志评选全球50位最引人注目的企业家,荣毅仁榜上有名。这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公司经营者首次进入国际性的企业家排行榜。

——《激荡三十年》

(1)材料一体现了洋务运动怎样的作用?甲午中日战争后,主张实业救国的状元实业家是谁?

(2)材料二中民族工业发展状况如何?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哪些?

(3)材料三中“北乐南荣”的出现与哪一次改造有关?在改造的过程中,国家对他们所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有何意义?

(4)材料四中荣毅仁“榜上有名”得益哪一伟大决策的实施?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哪一经济体制又会给企业注入新的活力?

(5)当今,中国只有少数企业跻身世界500强。为加快企业发展,中国政府应该提供怎样的保障和扶持?

 

查看答案

阅读世界历史发展线索略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第一个“战争爆发”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     )

(2)“体系建立”指的是两极格局的建立。                       (     )

(3)第二个“战争爆发”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     )

(4)“格局形成”的标志是北约组织建立。                       (     )

(5)“政权解体”后形成了新的稳定的世界格局。                 (     )

 

查看答案

某同学写成一首新版《归田园居》:“敲键荧屏下,悠然新视窗。种豆温室里,籼型产量高。”这首诗体现了

A. 第三次科技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B. 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C. 政治多极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D. 经济全球化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查看答案

二战后到七十年代,西欧和日本经济快速发展,其相同的原因不包括(  )

A. 利用最新科技成果    B. 利用美国经济援助

C. 组建区域经济组织    D. 制定合适的经济政策

 

查看答案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 辛亥革命    B. 俄国二月革命

C. 俄国十月革命    D. 法国巴黎公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