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材料一:规定双方为兄弟国家,宋要给辽岁币,每年银十万两,绢20万匹。 材料二:西...

材料一:规定双方为兄弟国家,宋要给辽岁币,每年银十万两,绢20万匹。

材料二:西夏向宋称臣,宋每年赐给西夏绢13万匹、银5万两、茶2万斤,节日再另行赏赐。

(1)以上两则材料分别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材料一签订时宰相寇准请求哪位皇帝亲征?

(3)材料二中西夏的国主是谁?

(4)如何看待这些议和?

 

(1)澶渊之盟、宋夏和议。 (2)宋真宗。 (3)元昊。 (4)对北宋而言,澶渊之盟和宋夏和议都是屈辱的和约,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上来看,有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宋辽、宋夏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局面,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解析】(1)根据材料一“宋每年向辽纳岁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005年辽与北宋议和,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历史上称这次和议为“澶渊之盟”。因此材料一是澶渊之盟;根据材料二“西夏向宋称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044年,宋夏订立和约,夏对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银、绢、茶叶等“岁币”;重新开放边境贸易市场。因此材料二是宋夏议和;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建立后,对辽用兵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东京,北宋朝廷一片恐慌,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因此材料一签订时宰相寇准请求宋真宗亲征。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因此材料二中西夏的国主是元昊。 (4)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我们要正确看待澶渊之盟、宋夏和议,它及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其消极的一面是,对北宋而言,澶渊之盟和宋夏和议都是屈辱的和约,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上来看,有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宋辽、宋夏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局面,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

﹣﹣《日本书纪》

材料二:中日友好源远流长。在绵延两千多年的交往中,中华民族和日本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促进了各自的发展与进步。2007年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的标志和标语(见图).其标志是中国、日本的英文打头字母“C”和“J”组成的心形标识,标语是“心的期待,新的未来”。

请回答:

(1)开放兼容促进了唐朝的繁荣。根据材料一说出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2)据你所知,日本的哪些文化、习俗是受中国的影响而沿袭下来的?

(3)根据当今中国和日本由于领土问题,我们国家和日本的关系变得紧张。请你以“心的期待,新的未来”为主题,为中日学生友好交流提一个活动建议。

 

查看答案

请阅读下列图片与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薨……秀所以此人君,水所以此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毛泽东评价唐朝一位皇帝:“她的确是个治国天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也有人说她任用酷吏,实行恐怖统治,自秦汉以来,帝王将相无不希望死后能树碑立墓。而她的石碑上却没有刻字,功过是非让后世去评说。

材料三:“忆昔开元金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栗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1)材料一中唐太宗认为谁最重要?他在位时出现了什么治世局面?

(2)材料二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留下的无字碑,请问这位女皇帝是谁?并请用一句话来评价她的历史贡献。

(3)材料一中的“开元全盛”时代是哪个皇帝当政时期?为开创这一盛世,材料三中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查看答案

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中国被誉为“_____”;宋代从越南引进的_____推广到江南地区。

 

查看答案

唐朝时派遣唐使最多的是__________东渡日本,传去了中国文化。

 

查看答案

唐朝都城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整体布局合理,分工明确。_____是住宅区,_____是商业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