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资本主义,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社会主义。由此回答问题:
(1)“文革”后,邓小平在党中央的核心领导位置是在哪一次会议上确立的?
(2) 他为了“挽救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核心政策是什么?
(3) 邓小平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祖国建设实践相结合所阐发的理论指什么? 这一理论在哪次公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怎样评价这一理论?
(4)为了实现祖国统一,他提出了什么构想? 请举例说明这一构想的可行性,正确性,
新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文明国家的建设史。运用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1953--1957 年间,是我国建设文明国家的重要节点。写出此时党和国家的总任务及一例外交成就。
(2) 精神文明的基础是物质文明。写出下列史料中我国物质文明的主要成果,分析出现这些成果的主要原因。
史料:2007 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66 万亿元,比2002 年增长65.5%,年均增长10.6%...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C02 年77C3 元增加到2007 年13786 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由
2475元增加到4140 元。
——2003年《政府工作报告》
(3) 精神是文明的灵魂,蕴含看强大的力量。概括下列史料中的“雷锋精神”的基本内涵。写出20世纪60 年代两例国防科技成就。
史料,雷峰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始终放射出夺目的光芒,照应一代第一完人的心灵。雷峰身上体现出的爱党爱国,助人为乐,敬业事献、锐意创新、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是党和人民极宝贵的精神财富。
——2012年3月3日《人民日报》
阅读下列材料:
毛泽东说“中国的革命。实质就是农民革命。”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一贯的战略思想。
请回答:
(1) 建国初期,与中国农民切身利益关联最大,迫切要求继续进行的“革命”是什么? 什么时间完成?
(2)它的基本完成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3) 建国以来我们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集体,在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上先后采用了哪些政策?
在苏州文庙的古玩市场,有人在出售对于今天的中学生来说已经是非常陌生的粮票、布票、油票等品种繁多的购物票证,这些票证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是( )
A. 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B. 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变化
C. 使用起来太麻烦
D. 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了
下列事件发生在20 世纪90 年代的有( )
① 邓小平发表“南方讲话”②上海浦东开发区成立③汪辜会谈④提出高技术研究发展的 “ 八六三计划”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983年,一位去南方打工的衡阳小伙子给家乡亲人的信中写道:“我来到这座城市,曾是鸦片战争中被迫开放的第一批港口之一,现在则是改革开放中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国家的变化真大呀!"这个小伙子打工的城市是
A. 厦门
B. 深圳
C. 广州
D.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