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宋朝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时期。下列各项能体现宋朝“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是
A. 出现中国最早的纸 B. 形成了诗歌创作的繁荣局面
C. 发明了火药 D. 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大诗人杜甫的这首经典诗称颂的是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2018年1月,一部热播电视剧《寻秦记》讲述了宇航员项少龙在“星云”号事故中,穿越回到2000多年前战国时代的赵国邯郸。为了可以回到未来,他决定不顾一切找到嬴政,助其建立一番伟大功业,从此开始了他寻找秦始皇的历程。秦始皇的“伟大功业”是
A. 灭六国,建立统一封建国家
B. 打败项羽,建立西汉政权
C. 击败匈奴,开辟丝绸之路
D. 平定叛乱,维护国家统一
《史记》:“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宗室(国君家族)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列入家族名册)。”材料反映的是( )
A. 管仲改革 B. 商鞅变法 C. 文景之治 D. 北魏孝文帝改革
汉字是民族文化的“脊梁骨”,是民族文化之根。右图所示文物的发现,可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
A. 商朝 B. 西周
C. 春秋 D. 战国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是人类发展的不竭动力。结合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高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了面貌。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的谈话》
⑴哪一次会议的召开,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材料一中,凤阳农民创新的“大包干”做法,逐渐完善成什么制度在全国推广?
材料二 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设立经济特区是一个重大的突破。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这四个经济特区毗邻香港、澳门,与台湾隔海相望,历史上有出海谋生的传统,在海外拥有众多的华侨、华裔,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⑵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将四个经济特区设立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1973年,他培育的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增产20%,亩产可达650公斤被称为“东方魔稻”。到2000年底,已占全国水稻面积50%,累计增产稻谷3500亿千克。
⑶材料三中的“他”是谁?他的“东方魔稻”叫什么?
⑷从以上材料中,你可以看出要发展经济关键要靠哪些因素?(写出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