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前赴后继地进行了艰...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前赴后继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把西方列强的挑战看作是“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于是通过效仿洋人来增强自己的自卫能力就成了他们的基本选择……

——萧功秦《从大历史角度看当代中国大转型》

材料二:在甲午战争之后,全国各阶层,包括士绅阶层,也包括保守派的士大夫都在感到中国非变不可,保守派甚至主动要求张之洞到北京来主持变法。这是半个世纪以来,唯一有那么强的一种社会共识……

——萧功秦《从大历史角度看当代中国大转型》

材料三: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四: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问题一:材料一中李鸿章等人面对中国“千年变局和强敌”做出了怎样的“基本选择”?该自强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请举一具体史实来证明该运动的最终结局。

问题二:材料二中“一种社会共识”是什么思想?为此,资产阶级维新派展开了哪些活动?(至少2例,2分)

问题三:材料三中“革命”发生在哪一年?根据材料三概括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

问题四:材料四中的“德、赛两先生”分别指什么?为宣传“德、赛两先生”,陈独秀等人发起了什么运动?

问题五:综上所述,在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问题一:基本选择:洋务运动;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的统治; 事例:甲午中日战争的威海卫战役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的失败。 问题二:共识:维新变法; 举例:公车上书;创办《万国公报》;组织强学会;康有为三次上书光绪帝,要求变法;与顽固派论战;戊戌变法; 问题三:时间:1911年; 影响: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问题四: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 问题五:由学习西方技术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解析】问题一:根据材料一“通过效仿洋人来增强自己的自卫能力就成了他们的基本选择”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一些开明的清朝内部官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和器物,开展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自强”创办了一系列的军事企业,后期“求富”,创办了一系列的民用企业,但随着甲午中日战争的威海卫战役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随之失败,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问题二:根据材料二“全国各阶层,包括士绅阶层,也包括保守派的士大夫都在感到中国非变不可,保守派甚至主动要求张之洞到北京来主持变法。这是半个世纪以来,唯一有那么强的一种社会共识”的信息可知,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中国人意识到国家的落后,想要挽救民族危亡。必须进行改变,维新变法成为当时的共识;1895年的公车上书掀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维新派人士创办了《万国公报》;组织强学会;康有为三次上书光绪帝,要求变法;并为了变法与顽固派论战;最后,光绪皇帝颁布《定国是诏》,开始了戊戌变法。 问题三:根据材料“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问题四:根据材料四“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开展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试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问题五:根据上述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经历了一个由学习西方技术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过程,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摆脱苦难的答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如下图

材料三: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摘自《马关条约》

材料四:

请回答:

问题一: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有哪些?

问题二:图二中俄国共侵占我国多少领土?主要是在哪一历史时期侵占的?

问题三:材料三反映了该不平等条约中的哪一项具体内容?通过该不平等条约,日本侵占了我国哪一块领土长达50年之久?

问题四: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次战争结束后签订条约的情景?该条约的签订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最严重影响是什么?试通过一具体内容来说明。

问题五:请给上述材料拟一个主题

 

查看答案

1915年,吴老太爷从浙江绍兴来到上海,他不可能看到

A. 西式洋楼里,穿着高开叉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陪洋人吃西餐

B. 轮船往来于黄浦江上,汽车穿梭于南京路口

C. 《申报》刊登了身着中山装的男士照片

D. 拖着长辫的男人正在用欧元购买“洋油”和“洋布”

 

查看答案

下表是中国纱厂1915~1919年盈利指数情况。对表中数据所含信息解读不准确的是

年份(年)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盈利指数(%)

-4.38

7.61

36.73

21.43

70.56

 

 

A. 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

B. 使中国民族工业从此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C. 中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

D. 受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查看答案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查看答案

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放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上述评价与哪次战役有关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