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九一八事变时,蒋介石说:“中国枪不如人,机器不如...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九一八事变时,蒋介石说:“中国枪不如人,机器不如人,工人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仗?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

——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材料二张学良说,他因“彷徨无策”而交结共产党,因为当时共产党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实攻我心”,“不只对学良个人,并已撼动大部分东北将士,至少已渗入少壮者之心”。

材料三百团大战主要战绩表

 

战役

时间

战斗

次数

毙伤日、

伪军数

破坏

交通线

拔掉

据点

3个半月

1800次

2.5万多人

2000多千米

近3000个

 

 

材料四

材料五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问题一:从材料一可以看出蒋介石对日本的侵略采取怎样的态度?带来了怎样的恶果?问题二: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张学良为什么会“彷徨无策”?随后发生的哪一事件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促进了合作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问题三:据材料三,百团大战的总指挥是谁?百团大战的主要目标是什么?除此战役外,共产党在敌后战场还打了哪些战役?

问题四:据材料四,图片显示的战役是什么战役?总指挥是谁?除此战役外,国民党在正面战场还打了哪些战役?

问题五:为什么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设定在12月13日?

问题六: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问题一: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沦陷 问题二:蒋介石命令其退出东三省,到西安剿共。西安事变。 问题三:彭德怀,破袭日军交通线,平型关大捷 问题四:台儿庄战役,李宗仁,武汉保卫战、长沙会战 问题五:因为南京大屠杀发生在12月13日 问题六:中国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解析】问题一:根据材料一“中国枪不如人,机器不如人,工人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仗?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的信息可知,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施行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三省沦陷,给东北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问题二:根据材料二“因为当时共产党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下令不抵抗,命令张学良退出东三省,到西安剿共,使张学良“彷徨无策”,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张学良从民族大义出发,接受了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发动了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进了国共两党的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问题三:根据材料三“百团大战的主要战绩表”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0年,为了破坏敌人的封锁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彭德怀带领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千米的战线上开展了百团大战,这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本的最大的战役;除此战役外,共产党在敌后战场还打了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问题四:根据材料四“决胜台儿庄”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春,李宗仁带领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同日本正面交锋,歼敌一万多人,是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除此战役外,国民党在正面战场还打了武汉保卫战、长沙会战。 问题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后,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了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所以12月13日被定为公祭日。 问题六:根据上述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中国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前赴后继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把西方列强的挑战看作是“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于是通过效仿洋人来增强自己的自卫能力就成了他们的基本选择……

——萧功秦《从大历史角度看当代中国大转型》

材料二:在甲午战争之后,全国各阶层,包括士绅阶层,也包括保守派的士大夫都在感到中国非变不可,保守派甚至主动要求张之洞到北京来主持变法。这是半个世纪以来,唯一有那么强的一种社会共识……

——萧功秦《从大历史角度看当代中国大转型》

材料三: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四: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问题一:材料一中李鸿章等人面对中国“千年变局和强敌”做出了怎样的“基本选择”?该自强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请举一具体史实来证明该运动的最终结局。

问题二:材料二中“一种社会共识”是什么思想?为此,资产阶级维新派展开了哪些活动?(至少2例,2分)

问题三:材料三中“革命”发生在哪一年?根据材料三概括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

问题四:材料四中的“德、赛两先生”分别指什么?为宣传“德、赛两先生”,陈独秀等人发起了什么运动?

问题五:综上所述,在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查看答案

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摆脱苦难的答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如下图

材料三: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摘自《马关条约》

材料四:

请回答:

问题一: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有哪些?

问题二:图二中俄国共侵占我国多少领土?主要是在哪一历史时期侵占的?

问题三:材料三反映了该不平等条约中的哪一项具体内容?通过该不平等条约,日本侵占了我国哪一块领土长达50年之久?

问题四: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次战争结束后签订条约的情景?该条约的签订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最严重影响是什么?试通过一具体内容来说明。

问题五:请给上述材料拟一个主题

 

查看答案

1915年,吴老太爷从浙江绍兴来到上海,他不可能看到

A. 西式洋楼里,穿着高开叉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陪洋人吃西餐

B. 轮船往来于黄浦江上,汽车穿梭于南京路口

C. 《申报》刊登了身着中山装的男士照片

D. 拖着长辫的男人正在用欧元购买“洋油”和“洋布”

 

查看答案

下表是中国纱厂1915~1919年盈利指数情况。对表中数据所含信息解读不准确的是

年份(年)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盈利指数(%)

-4.38

7.61

36.73

21.43

70.56

 

 

A. 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

B. 使中国民族工业从此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C. 中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

D. 受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查看答案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