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历史的不断变革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历史的不断变革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经议会批准....皆为非法。”

    材料二: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美、英、德法、日等国的工业生产分别下降情况:

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日本

46.2%

28.4%

40.6%

16.5%

8.4%

 

材料三: 二战后,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加上内外政策的调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黄金时代。美国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并由此主导世界。日本也在美国扶持下,经济迅速发展。1968 年,即明治维新百年之际,成为了仅次于美国,前苏联的世界经济强国。

    材料四;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请回答:

(1)材料一的内容出自哪国颁布的哪一部法律文件?

(2)据材料二,回答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对策? 目的是什么?

(3) 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于何时? 这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科技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使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4)材料四选自什么文件?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这一科学理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指导思想的是什么?

 

(1) 国家; 英国 文件; 《权利法案》 (2) 政策; 罗斯福新政 目的:解决经济危机. (3) 时间: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 核心: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特征: 信息化和全球化 (4) 文件: 《共产党宣言》 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 【解析】 (1)根据题干信息“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结合所学知识,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对国王的权利作出了明确的制约,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材料一反映的正是《权利法案》的内容。 (2)依据材料“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美、英、德、法、日等国的工业生产分别下降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美国政府采取了罗斯福新政;目的是解决经济危机。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下,美国经济衰退,大量工厂倒闭,工人失业.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给美国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引起了政治危机,导致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为消除经济危机的影响,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罗斯福新政。 (3)依据课本所学,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进行社会经济改革,进入新经济时代,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 (4)依据课本所学,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外交往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对外政策的制定与国家的兴衰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前期,国家实力雄厚,財政收入是元代的2倍.手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苏州、杭州丝织业很发达,景德镇的青花瓷器畅销国内。福建、广东的造船业发达,建造的海船适合远洋航行...140-143 年,明成祖先后派郑和七次下西洋,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 流和友好往来。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反清力量,政府曾严厉海禁,“片板不准下海”。后来,清政府又进一步规定: 只允许外商在广州一处进行贸易,外商的活动,必须由政府指定的商人“管束稽查”。

                 一一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进入近代以来,西方用大炮轰开中国紧闭的大门,在坚船利炮的威逼下,中国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开始了同西方列强不平等交往的历史。

材料四: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新中国成立以后...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一一邓小平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郑和下西洋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政府指定管束稽查”的机构名称叫什么?

(3) 近代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该条约签订给中国带着来怎样的影响?

(4)根据以上材料,指出中国对外经济政策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从中获得怎样的认识?

 

查看答案

20 世纪初期,美国作家德莱塞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属于其代表作的是( )

A. 《战争与和平》    B. 《物种起源》

C. 《哈姆雷特》    D. 《美国的悲剧》

 

查看答案

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在美国对日宣战演说中说:“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鄙怯懦的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帝国之间已处于战争状态。”美日“处于战争状态”的影响是

A. 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B. 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C. 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D. 宣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事结束

 

查看答案

1908 年前后,欧美流行着一首诗:“富人成双而至,他们坐的是罗尔斯一罗伊斯(汽车),穷人乘坐的福特(汽车) 而至,他们笑个不停。”推动诗句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 蒸汽机的改良    B. 世界大战的结束

C. 启蒙运动的发展    D. 第二次工业革命

 

查看答案

规定: 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 《王位继承法》规定: 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等重大问题由议会决定。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议会的权力受到限制    B. 国王的权力不断扩大

C. 英国实行民主共和制    D. 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