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割香港岛给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A. 《虎门条约》 B. 《望厦条约》 C. 《黄...

割香港岛给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A. 《虎门条约》    B. 《望厦条约》    C. 《黄埔条约》    D. 《南京条约》

 

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故D符合题意;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分别签订了中美《望夏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通过条约美国、法国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1850年英国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1℅,其出口商品中工业消费品和工业生产资料占85℅以上,从而占据了世界经济的中心地位。

                                     ——朱步冲《西方国家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1)材料一中“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结合具体史实说明英国“占据了世界经济的中心地位”的优势有哪些?

材料二:18世纪时,美国走向独立,领土大块大块地扩充,资本主义经济大步地发展;……19世纪后半期,美国迅速开始了它的现代化进程,欧洲二、三百年完成的事,它在不到百年内便完成了。

  ——摘编自钱忠文《读美利坚》

(2)材料二中 “美国走向独立”重要事件是什么?有哪些原因促使“美国迅速开始了它的现代化进程”?

(3)美国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讲到“……从现在起直到2030年或2050年,美国将是惟一的世界领导国,这是毫无疑问的。” 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十九大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1)材料一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于哪一事件?结合所学,举例说明二十八年浴血奋战中,中国共产党为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而做出的努力。(列举两例即可)

材料二:遥想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当时的人均GDP只有156美元,甚至不到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国家平均数的三分之一。从小岗村农民的“红手印”、深圳蛇口开放的“试验田”,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推向纵深。

——中国经济网《感知新时代改革开放最强音》

(2)材料二中“小岗村农民的‘红手印’”、“深圳蛇口开放的‘试验田’” 分别反映的是改革开放中我们党做出怎样的尝试?

材料三: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四十年里,中国发展成GDP总量世界第二的大国,走进世界舞台中央。正如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在致辞表示:“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的崛起,核心在于经济崛起。经济崛起有它的政治基础,简而言之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3)依据材料三,概述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之后形成了一条重要的“陆上交通要道”;北方边境战争不断。

                                                                     ——《百度百科》

(1)材料一中“陆上交通要道”是指哪一通道?该交通要道的开通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材料二:至元元年(1264年),总制院设立。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于宣政殿(唐太宗在宣政殿接见吐蕃使臣)之故,更名宣政院。

——《元史.百官志三》

(2)材料二中“唐太宗在宣政殿接见吐蕃使臣”,推动了唐蕃之间哪一友好交往事件的发生?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宣政院这一机构的设置,有什么历史意义?

材料三:(兄弟二人割据叛乱,残酷压迫天山南北回部各族民众。)“兵饷、徭役繁兴,供给稍迟,家立破;及出亡(兵败逃亡),又尽其赀(同资,财物)以行,民脂殆竭。人民不堪其苦,纷纷逃亡”。

——《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卷15

(3) 面对材料三中出现的问题,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对天山南北地区的管辖?

 

查看答案

2017年11月22日第四届年度知识峰会在迪拜落幕,此次峰会重点探讨第四次工业革命和未来,前三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使世界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改良蒸汽机的出现——“电气时代”的到来

B. 发电机、电动机问世——工业社会的开始

C. 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铁路时代”的开启

D. 计算机网络技术诞生——信息社会的到来

 

查看答案

某班开展了研究性学习活动,有同学参考了《意识形态与冷战的起源》《北约与华约变化的前瞻》《从苏东剧变到多极化趋势》等文献。据此判断,这次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

A. 全球化迅速发展

B. 亚非拉国家的振兴

C.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D.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