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民党《中央日报》总编陶希圣,对他的编辑们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民党《中央日报》总编陶希圣,对他的编辑们说:“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

材料二 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打退了美国走狗蒋介石的数百万反动军队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进攻……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中国这一块土地上扭转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蒋介石匪帮的反革命车轮,使之走向覆灭的道路。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灭亡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灭亡的转折点。

——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材料三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从材料一看,你觉得国民党对谈判有诚意吗?为什么还要“假戏真做”呢?

(2)材料二中的“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灭亡的转折点”开始于哪一年的什么事件?

(3)材料三的诗中准确描述当时占领南京的诗句是什么?

(4)简要概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三大历史事件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5)从三则材料纵观国民党政府的发展历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1)没有诚意;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 (2)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全国性战略反攻序幕。 (3)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4)重庆谈判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挺进大别山揭开了全国性战略反攻序幕;渡江战役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5)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得人心者得天下。 【解析】(1)从材料一可知,国民党没有诚意;根据所学可知,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 (2)根据材料可知,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事件是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此举将战争打倒国统区,对国民党首都南京和重镇武汉形成威胁; (3)诗中指南京的是首句中的“钟山”,渡江战役胜利,南京解放,故是“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4)三则材料有关的事件分别是重庆谈判,挺进大别山,渡江战役;根据所学可知,他们的作用是:重庆谈判中国共产党尽最大可能争取国内和平,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挺进大别山揭开了全国性战略反攻序幕;渡江战役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5)从国民党由统治到灭亡的史实可知,得人心者得天下,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A. 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C.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D. 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查看答案

人民音乐家聂耳谱写了许多振奋人心的优秀歌曲,下列属于他的代表作的是

A. 《黄河大合唱》    B. 《义勇军进行曲》    C. 《春天的故事》    D. 《我的中国心》

 

查看答案

文艺作品能折射出时代的印迹,下列作品反映同一历史题材的最佳选项是

①《黄河大合唱》 ②《义勇军进行曲》 ③《狂人日记》 ④《愚公移山》

A. ①②④    B. 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

 

查看答案

“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井田,开阡陌”——严复。“此事”指

A. 清政府废止科举考试    B. 《申报》在上海创刊

C. 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创办    D. 第一部影片《定军山》的拍摄

 

查看答案

民国初年,北京大学教授辜鸿铭,出生在印尼,在英国读书,在北洋政府做部长,娶了日本女子为妻,是个“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官在北洋、妻是东洋”的奇人。他的人生经历反映了(  )

A. 新式学堂注重培养人才    B. 中外通婚成为社会的时尚

C. 近代中国社会逐渐开放    D. 清政府重用留学归国人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