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下列出自潍坊的巨著中能体现民族交融的是( ...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下列出自潍坊的巨著中能体现民族交融的是(  )

A. 郑玄的《三礼注》    B. 赵明诚的《金石录》

C.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D. 陈介祺的《毛公鼎考释》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潍坊地方史的准确识记,联系已学知识可知,A郑玄的《三礼注》是东汉时期的; B.赵明诚的《金石录》是宋代的;C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和D陈介祺的《毛公鼎考释》都是是北魏孝文帝时期潍坊作品,但是《毛公鼎考释》介绍的是青铜器; 《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劳动人民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 体现民族交融。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郡县制建立了近两千年,不能改变。古往今来上上下下的人都安于这种制度,这是势所必然,若不是由于合理,哪能够如此呢?”下列对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势所必然”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吸取了分封制导致春秋战国诸侯纷争局面的教训

B. 秦灭六国实现统一的需要

C. 是强化地方独立性的需要

D. 与秦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相适应

 

查看答案

梁后超认为:“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之一的周朝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米部落的政治局面。”周朝打破了 “部落政治”的举措是(   )

A. 实行分封制    B. 实行宗法制    C. 实行禅让制    D. 实行郡县制

 

查看答案

“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透过李鸿章洋务历程,体验洋务自强的艰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各题。

材料一 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自信地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炮,战守攻具,天下无敌。”

材料二 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行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建之事”。

材料三 李鸿章办了多年洋务之后,在给曾国藩的信中写道:“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一……抑实不如日本。”后来,曾为洋务运动旗帜的江南制造总局,被日军侵占,更名为“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学习西方技术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轮船招商局在经济方面起到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分析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原因有哪些。

(4)结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说说洋务运动在当时的中国有何积极意义。

 

查看答案

仔细观看下面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从图一、图二、图三的内容可以看出,这场运动的先锋是______ ,后来成为运动主力的是_________。

(2)图一、图二、图三反映的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表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3)图四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地_______(城市)。诞生于_________年。

(4)图三和图四反映的事件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

(5)图四会议上选举的中央局书记是谁?会议确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6)与图四相关的是近代中国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这件大事对中国的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民党《中央日报》总编陶希圣,对他的编辑们说:“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

材料二 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打退了美国走狗蒋介石的数百万反动军队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进攻……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中国这一块土地上扭转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蒋介石匪帮的反革命车轮,使之走向覆灭的道路。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灭亡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灭亡的转折点。

——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材料三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从材料一看,你觉得国民党对谈判有诚意吗?为什么还要“假戏真做”呢?

(2)材料二中的“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灭亡的转折点”开始于哪一年的什么事件?

(3)材料三的诗中准确描述当时占领南京的诗句是什么?

(4)简要概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三大历史事件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5)从三则材料纵观国民党政府的发展历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