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宋朝时期的重要特点一是政权并立,二是民族间融合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宋朝时期的重要特点一是政权并立,二是民族间融合发展,社会经济高度繁荣。

【政权并立】

材料一:如下图中是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地图。

(1)上图中由于年代久远,图中A、B两处政权名称已模糊不清,请你写下来。

(2)如果让你绘制 地图20年以后的政权示意图,东部三个政权的名称会有什么变化?

【碰撞交融】

材料二:宋朝和辽、西夏、金经过多年的战争后,选择了议和,双方互通贸易,开始出现“人人安居”的局面。

——选自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

(3)和议对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重心前移】

(4)两宋时期,经济重心有了怎样的变化?造成这一局面主要原因有哪些?

 

(1)A:辽.B:西夏. (2)A处为金;B处不变;北宋南迁,变为南宋. (3)和议的达成,为各政权赢得了和平发展环境,更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同中原地区的融合、交流和进步. (4)变化:经济重心南移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原因:北方连年战乱,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北方人大量的是南迁,南方相对稳定等. 【解析】(1)依据材料一是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地图。图中A位于我国的北方的蒙古高原等地区,结合课本所学,北宋时期,10世纪初期,契丹族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辽国。都城上京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因此A所指的政权的辽,图中的B地处宁夏、甘肃等地区,结合课本所学,西北地区的党项族强大起来,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兴庆在今宁夏银川,史称西夏。因此B指的是政权是西夏。. (2)依据材料一是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地图.20年以后,即1111-20=1130年,结合课本所学,宋辽时期,东北地区的女真族不堪忍受,开始起兵抗辽。12世纪初期,女真的首领阿骨打,在会宁称帝,建立金国。这时A处的民族政权为金;由第一问已知B处是西夏,1227年元朝灭亡西夏,B处不变;结合课本所学,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南宋建立;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南宋灭亡。C处民族政权的变化是:北宋南迁,变为南宋。 (3)依据材料二“宋朝和辽、西夏、金经过多年的战争后,选择了议和,双方互通贸易,开始出现‘人人安居’的局面.”可知宋朝和辽、西夏、金和议的达成,为各政权赢得了和平发展环境,更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同中原地区的融合、交流和进步。 (4)依据课本所学,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即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造成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是:北方连年战乱,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北方人大量的是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促进了南方地区经济的发展;南方相对稳定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识读如下图,请回答:

(1)现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在元朝时由哪个行政区管辖?看看你的家乡在元朝时属于哪个行政区管辖?

(2)元政府在西藏地区设置什么机构管辖?

(3)为加强对广阔地区的管辖,元政府实行了什么制度?

(4)该制度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5)元政府中央和西藏、台湾的关系与前代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1,图2)

材料二:(如下图3)

材料三:科举制是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

(1)材料一中两位历史人物当政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请分别写出其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或盛世局面。

(2)材料二中的隋朝大运河开凿于哪位皇帝在位时期?大运河的开通有何意义?

(3)材料三中的科举制正式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唐朝时武则天为完善这一制度作出了什么贡献?宋代对这一制度进行了改革和发展,体现了宋代实行的哪一重大政策?

 

查看答案

隋唐到宋元时期是中国的繁盛时期。请结合下列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讨。

【制度篇】

材料一  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有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行省制源于魏晋时的行台,当时为中央政权处理军国大事时的临时派出机构。金朝曾在边境广置行台尚书省。蒙古族入主中原时仿金制……尚书省并入中书省,地方机构也改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1)说出材料一、二两种制度分别是哪位皇帝时期创立的?创立这两种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经济篇】

材料四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那时候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2)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总结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三点即可)

【外交篇】

材料五

(3)根据材料五,说出A、B、C的内容。

(4)根据所学知识,简单介绍宋朝时期海外贸易的情况。

 

查看答案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自北向南逐渐南移的主要原因是(  )

A. 统治者调整政策    B. 南北地理环境的变化

C. 南方贸易发达    D. 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稳定

 

查看答案

宋与金的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 南宋定都临安    B. 宋军收复建康

C. 宋金达成和议    D. 岳飞取得郾城大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