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下面三幅图片分别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三次侵华战争,观察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下面三幅图片分别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三次侵华战争,观察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1)请你分别指出这三次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影响(每次战争各一句话)。

(2)在侵略者的炮口下,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更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最终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分别是哪三个条约中的哪一条款?

(3)对于三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你有哪些感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

(4)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请写出一个19世纪末反抗外来侵略的事例。说说我们可以从前辈身上学习和继承哪些优良品质和崇高精神。

 

(1)图一: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图二: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图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 《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3)清政府腐朽,软弱无能;落后就要挨打。(言之有理即可) 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 (4)例:邓世昌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等(一个即可);品质: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1)根据“图一英国炮轰广东海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中国战败,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根据“图二黄海海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4年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是其中的重要战役之一。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根据“图三八国联军在天津大沽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6月,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指奥匈帝国)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失败后,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8月,中国签订近代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 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其中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的条款是割香港岛给英国。1895年4月,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其中更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条款是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等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其中最终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条款是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3)根据材料及上述分析,使我们深刻感受到:清政府腐朽,软弱无能;落后就要挨打(言之有理即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是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主要事例有:邓世昌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等(一个即可);我们要学习他们身上不畏强暴,勇于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品质(言之成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器物之路】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

(1)根据材料一分析,洋务运动60年代和70年代创办的企业有什么不同?器物探索之路有何意义?

【制度变革】材料二:1895年,北京1000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

材料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孙中山

(2)材料二中“政治变革运动”指什么?材料三中的“革命”有何历史贡献?为什么孙中山还说“革命尚未成功”?

【思想解放】材料四: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3)为了改变中国人的思想,知识分子掀起了什么运动?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和国际新形势的出现,他们宣传的思想又有了什么新发展?

【新的征程】材料五: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带领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新中国,并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4)综合上述材料,近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与中共“一大”相比,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确定了(  )

A. 以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    B. 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

C. 民主集中的组织与原则    D. 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

 

查看答案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21年,中国迎来的“曙光”是指

A.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 五四运动的爆发

C.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 中华民国的成立

 

查看答案

“天安门”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向往的地方,它见证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其中发生在这里、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历史事件是  (     )

A. 新文化运动    B. 五四运动    C. 洋务运动    D. 西安事变

 

查看答案

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

民主、科学; 变法维新;民主共和 自强求富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④①②    D. ④②③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