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具有生死攸关转折意义的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

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具有生死攸关转折意义的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的遗址在(   )

A. 上海    B. 北京    C. 遵义    D. 瑞金

 

C 【解析】根据题干“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会议,纠正了博古“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确立实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所以答案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福泽谕吉在《脱亚论》中写道:(日本)“对待支那(中国)朝鲜,只要用西洋人对他们的态度方式对付即可。”下列属于日本侵略中国的史实有( )

①发动九一八事变     ②发动七七事变     ③制造南京大屠杀    ④渡江战役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下图是1921年7月,停泊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它见证了(  

A. 五四运动的爆发

B.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 中国同盟会的建立

D. 南昌起义的举行

 

查看答案

“中国的首都几次被西方的武装力量所占领,这是近代中国最痛苦的一个时期。”“中国的首都”曾在下列哪两次战争中被“占领”(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这项条约是战胜者在炮口下强加给战败者的,……最讽刺的是,作为这场战争的直接起因的鸦片竟然只字未提。”材料中的“这项条约”指的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汉武帝派使臣联合西域的大宛、乌孙、大月氏等国,成立了一个松散的合作联盟,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势力。之后是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物质交流的同时,中国文化……基督文化也相互间交集共生。

——穆涛《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

材料三  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在古代这就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往来的见证,也反映了中国在历史上的强大时期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注重平等的经贸往来,这与欧洲的殖民主义做法完全不同。

——杨亮《海上新“思路”》

(1)材料一图A中宫殿占地广阔,表明城市______职能突出。图B城市商业功能增加,城内瓦子(瓦舍)盛行,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族建立的金政权,1127年攻破东京,北宋灭亡。由图A到图B表明我国古代政治中心逐渐_______转移,以此同时,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你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特点。并分析其没有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

②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对外活动与近代欧洲的不同之处。

我选做:(  )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应如何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