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5—20世纪是欧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变革、调整和探索的重要时期。阅读下面材料,...

15—20世纪是欧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变革、调整和探索的重要时期。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地理大发现一方面使人类对地球有了真实的了解,拓展了人类活动的空间,为经济全球化打下了空间基础;另一方面,地理大发现刺激了人类向海外开拓的愿望,打破了固步自封、闭关自守的历史传统,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致使各民族的往来替代了各自的自给自足状态。

——关立新《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现实特征及研究基础》

材料二  在19世纪50年代~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其中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

——摘编自马世力《世界史纲》

材料三  在20世纪的20年代和30年代,欧洲和美国遭受的经济灾难似乎表明西方已经是千疮百孔。……那是一个寻找西方文明缺陷的时代。

——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四  由于欧债危机、希腊债务危机、难民危机、与欧盟利益和主导权等问题,2017年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就英国脱欧方案发表演讲,宣布“干净退欧”。

——人民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地理大发现”与哪一航海家直接相关?依据材料一指出地理大发现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2)材料二中英国成为“巨大的工业中心”得益于哪一场经济变革?材料二数据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请你举一例促进德国经济发展的科技发明。

(3)材料三中欧美遭受了经济灾难,表明西方正发生什么严重事件?美国采取了什么举措渡过了难关?

(4)二战后欧洲联合的目标(趋势)是什么?材料四叙述了今天的欧洲正面临一系列挑战,请你为其发展建言献策。

 

(l)增强海军力量。洋务运动。结交西方,获取支持。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文明开化,推行义务教育。 (2)《九国公约》。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对外“门户开放”。北伐战争。 (3)旧中国任人宰割。指挥平津战役、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等胜利,推翻南京国民政府。 【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新航路开辟过程重,哥伦布发现了美洲的新大陆;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地理大发现为经济全球化打下了空间基础。 (2)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世纪50年代~60年代”可知,这个时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所以英国成为“巨大的工业中心”得益于工业革命;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指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了汽车。 (3)根据材料中的时间“20世纪的20年代和30年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时期西方爆发了1929年到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采取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模式渡过了经济危机。 (4)依据所学 知识可知,二战后欧洲联合的目标是建立政治经济一体化;今天的欧洲正面临一系列挑战,西欧国家应加强团结合作,互信互助,同舟共济;加强财政改革;不断调整政策;发挥联合国在难民问题上的作用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家国情怀是自古以来中国仁人志士为维护国家民族利益、实现社会理想和个人抱负中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对孔子的思想极为推崇,“孔子”成为他敢于反抗专制的“守护神”。他把孔子的思想概括自“德治主义”,坚定地主张法国应该实行“德治主义”。

——《孔子思想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材料二 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落后、挨打、屈辱、抗争,让民族复兴成为近代中国无法绕开的主题,更激发起无数中华儿女为之不懈奋斗的理想抱负;梁启超提出了“少年中国”,孙中山喊出了“振兴中华”,李大钊呼吁为“中华民族更生再造”而奋斗……为了民族复兴,几代人魂牵梦萦,亿万人心结难解。

——任忠平《筑就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材料三  近代以后……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2012年11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的核心思想。

(2)依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孙中山、李大钊分别参与发动什么运动来挽救中华民族危亡?孙中山创立了何种理论指导了他所领导的运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为逐步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请你概述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领导中国人民一步步取得中国革命胜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迈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同盟会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孙中山把上述革命纲领阐述为什么主义?上述纲领中,哪个主张最能体现解决民生问题?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摘自梁启超《变法通议》

(2)依据材料三,梁启超认为变法的核心是什么?为实现其主张,梁启超与康有为发起了什么运动?

材料三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3)列出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写出两个即可)

(4)结合史实,说明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写出两个方面即可)

 

查看答案

“我的作品就是我的肉体和灵魂。为了它,我甘冒失去生命和理智的危险。”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

A. 托尔斯泰    B. 凡·高

C. 贝多芬    D. 莎士比亚

 

查看答案

下列知识结构的主题是(   )

A. 两极格局的形成    B. 苏东的艰难探索

C. 告别“雅尔塔”    D. 经济全球化趋势

 

查看答案

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已经完全摆脱战败的阴影,各经济部门的产值都恢复并超过战前和战时的最高水平。日本经济得以迅速恢复的外部因素是(   )

A. 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B. 提倡“文明开化”

C. 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    D. 美国的扶持和援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