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人物与事件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学习中,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要有正确的情感、态...

人物与事件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学习中,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要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材料二: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司马迁《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材料三:某学生的学习笔记: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皇帝,他的功大于过。他统一了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混战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他还建立起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世所沿用,影响深远。但是他实行暴政,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历史学家翦伯赞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他这样评价的依据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指出,司马迁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秦始皇的乱政在思想上有何具体体现?

(3)材料一、二只摘取了翦伯赞和司马迁对秦始皇某个方面的评价。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在评价人物的方法上有何不同?

 

(1)认为秦始皇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杰出人物;依据:他开创了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时代。 (2)认为秦始皇施行暴政,民不聊生;焚书坑儒 (3) 一分为二,全面评价。(正确即可) 【解析】(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可知,翦伯赞评价秦始皇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杰出人物。评价的依据是因为他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可知,司马迁认为秦始皇“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财匮力尽,民不聊生。”即秦始皇实行严刑峻法,徭役繁重,耗尽财力,老百姓民不聊生,是暴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的乱政在思想上的具体体现是实施了焚书坑儒的政策。 (3)材料一和二中只摘取了翦伯赞和司马迁对秦始皇某个方面的评价。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在评价人物的方法上则比较全面,既评价了秦始皇的功绩,也评价了他的过错。这就是评价人物的一分为二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是历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因为的意思)有侯王”。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生活骄奢淫逸,政治上甚至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企图谋反。                          

——引自七上教材

材料三:(魏主)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1)从材料一中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 基于这种认识,秦始皇实行了什么制度来管理国家?

(2)材料二反映了西汉时期国家出现了什么问题?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3)材料三反映了历史上的什么改革?材料涉及的是其中哪一项内容?

 

查看答案

中国是以农立国的世界文明古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

材料三:中国精美的丝绸是这条商路上运输最多的商品,而石榴、葡萄、胡麻、胡桃、胡豆、胡萝卜等西域物产,也是在汉朝时通过这条商路传到内地的,在中原很多地区得到推广种植。这些作物的引进,不仅增加了我国农作物的种类,更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及饮食结构的变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材料四:东晋南朝时,在太湖、鄱阳湖和洞庭湖一带开辟出了大量湖田。人们还把北方农作物的栽培、施肥、牛耕等先进技术与南方水田种植经验相结合,在江南地区普遍实行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则种双季稻。

(1)材料一中图片反映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在岷江流域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请写出这个水利工程的名字。它在当时产生了什么作用?

(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次变法的内容?其中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是什么?

(3)材料三中谈到了一条重要的“商路”,哪位历史人物为这条商路的开通作出了重大贡献?这条商路的开通在中外交往方面有何重要意义?

(4)根据材料四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在东晋南朝时期出现了什么重要的变化?

 

查看答案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材料二:三人行,必有吾师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以上两则材料出自哪部典籍?与之相关的伟大人物是谁?

(2)作为思想家,这位伟人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位伟人的核心思想。

(3)这位伟人创立的学说最早在哪一朝代被发扬光大?主要有什么措施?

(4)作为教育家,这位伟人的教育思想两千多年来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材料二中有什么学习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查看答案

祖冲之有多方面的科技才能,为了纪念他对世界科学文化作出的伟大贡献,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祖冲之山”。下列属于他的科技成果的是( )

A. 开凿了云冈石窟

B. 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

C. 编写了优秀农学著作《齐民要术》

D. 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纸

 

查看答案

东晋建立后,成功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统治局面相对稳定,以下描述与之相符的是( )

A. 荆扬晏安,户口殷实    B.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C. 严刑苛法,横征暴政    D. 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