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材料二  三国时期和五代十国时期,北方的情形都是战乱频繁,黄河流域的人民大量南迁到相对安定的南方地区。他们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并丰富了南方的劳动力。他们积极投入到南方地区的开发中去。北宋时期,新的农作物占城稻在江南引种,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我国江南地区气候适宜,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对江南地区农业的发展非常有利。江南地区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并且超过北方。

材料三 语曰:“苏湖熟(丰收),天下足。”

材料四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1)材料一反映了汉朝时南方怎样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2)材料二概括了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3)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哪个朝代?

(4)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何时开始的?何时完成的?

(5)古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过程对你有何启示?

 

(1)生产落后,生活贫困 (2)南方战乱少,社会稳定 南迁的人带来丰富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 (3)宋朝 (4)经济重心南移;唐朝中后期;南宋 (5)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重视经济发展;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于经济建设中;重视培养人才;保护生态平衡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等。(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1)根据材料一可知,“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说的是汉朝时期的生产方面,江南经济发展落后,生活方面,人民生活贫困。 (2)根据材料可知,“黄河流域的人民大量南迁到相对安定的南方地区”说的是南方得到开发是因为人口南迁带去充足的劳动力,以及南方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他们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说明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还有南迁的人带来丰富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我国江南地区气候适宜,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对江南地区农业的发展非常有利”说明江南地区自然环境适宜农业生产发展。 (3)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苏湖熟(丰收),天下足”中的苏湖指的是苏州和湖州,天下足,说的是苏州和湖州的稻米产量大,表明江南地区经济发达;材料四说的是国家财政收入中我国东南地区占据重要地位,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这两种现象都表明南方经济的发展超过了北方,而这一现象体现的是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南移的朝代是宋朝。 (4)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可知,从汉朝到宋朝,我国南方地区发生了巨大变化,而这一过程被称为经济重心的南移;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唐朝中后期,到南宋时期最终完成经济重心的南移。 (5)通过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可知,经济要发展,要有稳定的社会环境,先进的技术,自然环境也很重要,这就要求我们要保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戎马倥偬,征战终生,统一了蒙古,为中国统一而战,祖孙三代鏖战六七十年,其后征服民族多至720部。”这是马克思对下列哪一人物的评价(     )

A. 耶律阿保机    B. 阿骨打    C. 成吉思汗    D. 忽必烈

 

查看答案

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的朝代是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查看答案

从解放劳动力角度讲,下列科技成果最具革命性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题文)袁腾飞从2010年4月16日起在《百家讲坛》讲“塞北三朝”,这指的是与两宋政权并立的三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它们分别是

A. 辽、西夏、清

B. 大理、金、元

C. 金、西夏、元

D. 辽、西夏、金

 

查看答案

“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升平。促使唐朝形势急转直下的是

A. 黄巾起义

B. 藩镇割据

C. 宦官专权

D. 安史之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