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如下图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颁发于 A. 虎门销烟...

如下图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颁发于

A. 虎门销烟期间    B. 鸦片战争期间

C.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D.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鸦片战争的知识点。结合课本所学分析,道光帝在位时发生了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图片材料和《南京条约》有关,因此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查看答案

“竹枪一杆,打的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的现实意义在于告诫我们应

A.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B. 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C. 珍惜生命,保护环境    D. 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查看答案

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技术革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以来,由于它们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方将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他们转化为封建地主,……到了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材料二   瓦特和他改进的蒸汽机(模型)

    材料三  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的重大发现与发明一览表

    材料四   2015年10月5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因在青蒿素研究中的杰出贡献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物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本土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屠呦呦带领研发团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研制出的抗癌新药青蒿素已挽救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                                     

——摘自《人民日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它们”指什么?

(2)分析材料二所示的发明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

(3)材料三中的“发现与发明”对人们生产生活有何影响?

(4)材料四中屠呦呦的研究成果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哪一领域的成就?

(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不同时代技术革命的共同作用。

 

查看答案

改革与创新是人类得以进步、飞跃的主要动力之一,是历史发展的永恒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经济社会改革。通过这次变法,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秦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材

材料二:1870年,在德国的街头,这位铁血宰相(俾斯麦)偶然遇到了两群东方人:一群是日本人,一群是中国人。……那个小国的人来到德国以后,翻译典籍和制度。那个天朝大国的人来到德国以后,大部分在学做生意、挣钱。铁血宰相说,30年内那个东方的岛国必将成为强国,而那个东方的天朝大国必将成为弱国,后者必将受前者的欺凌。

    ——周熙明《丘吉尔的名言与俾斯麦的一个预言》

材料三:俄罗斯现代化的第一个高峰发生在十八世纪初以后的彼得大帝至叶卡捷琳娜时期……第二个高峰发生在亚历山大二世统治时期,1861年改革是当下受到高度关注的一次自由主义导向的改革……第三个高峰也就是前苏联时期。

                  ——冯绍雷《普京和俄国政治》

材料四:罗斯福应对危机的一系列政策后来被称作“新政”(NewDeal),其核心是三个R:改革(Reform)、复兴(Recovery)和救济(Relief)。罗斯福的“新政”并非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一场为保证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发展,在资本主义经济肌体内部进行的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手术。

——蔡跃蕾、张伟《史海回眸:罗斯福“新政”复兴美国》

材料五: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用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3页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改革必然触动某些利益集团的“奶酪”。商鞅变法中最直接触动旧贵族“奶酪”的措施是什么?最有利于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措施又是什么?

(2)据材料二判断当时中日两国正在进行什么改革?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甲午战争中国惨败,日本大胜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认为1861年改革是俄罗斯现代化的“第二个高峰”,请说明理由。

(4)材料四中罗斯福为应对危机而进行“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手术”,它的主要特征和核心内容分别是什么?

(5)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回答,我国是从哪一重大会议开始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请举例说明“特色”之处(至少两例)。

(6)上述改革对我们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思想文化的新旧更替,展示了人类社会的风云变幻。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18、19世纪的革命者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试图通过建立于一个能够代表民众利益和需求的政府来构建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法国革命者废除了君主政体,重新构建了社会秩序。……19世纪初,拿破仑·波拿巴将法国置于军事统治之下,使革命理念得以在西欧大部分地区传播开来。

——《简明新全球史》

材料二大约在150年前,(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大国崛起》

材料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法国大革命爆发了,爆发的标志是什么?拿破仑为了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颁布了什么法令?

(2)材料二中的“岛国”指哪个国家?受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该国通过哪场改革“摆脱西方大国的侵凌”?“一战”后,哪个会议使该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权益被削弱?

(3)材料三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以科学和民主为旗帜,在哪一年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受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人最终选择了什么西方思想?中共“七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什么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