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如图是1950年流行的一幅木版画《争阅土地改革法》这幅画反映的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

如图是1950年流行的一幅木版画《争阅土地改革法》这幅画反映的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是

A. 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大大提高的生产效率

B. 彻底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 农村走上了集体化的道路

D. 农业生产遭到了破坏,国家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

 

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950年流行的一幅木版画《争阅土地改革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以后所进行的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西南地区解放战争的推近,贵州境内有大片少数民族区域,土司制度依旧根深蒂固,为此中央政府给广大土司控制下的“贱民”分田地,瓦解土司制度。这一行为得以推行是因为中央颁布了(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查看答案

耕者有其田,既是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共产党宣扬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的下列措施中,能够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 在农村开展土地改革    B.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 发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查看答案

欣赏下列“话剧”:农民对地主说:“你被消灭了”;地主对农民说:“你翻身当家了”;土地兴奋地说:“我要换新主人了”;农民、地主、土地一起说:“一切都变了”。该“话剧”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   )

A. 1937~1945年    B. 1946~1949年    C. 1950~1952年    D. 1953~1957年

 

查看答案

侯永禄是陕西省的一位普通农民,从1940年起他开始写日记,一直坚持到20043月。30多本共200多万字的日记,记录着家长里短、政策变化,特别是土地制度每一次变化带给农民的深刻记忆。下面的日记内容能够反映20世纪50年代土地改革运动的是(  )

A. “当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木牌子立在田间地头时,一些人禁不住热泪满面”

B. “(村里)形成了‘干活磨洋工,吃饭放卫星’的现象.”

C. “干部脱离实际、胡吹虚报产量,和实际相去甚远.”

D. “不管怎么说,大包干就是好,大锅饭就是不怎么样.”

 

查看答案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展开。土地改革运动的成果不包括( )

A. 消灭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B.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C.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 废除了土地私有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