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二条 ...

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二条 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但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

第十条 所有没收和征收得来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除本法规定收归国家所有者外,均由乡农民协会接收,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 

第六条 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富农所有之出租的小量土地,亦予保留不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三:

浙江省嘉兴镇东乡农民土改胜利完成后,农民湖南省岳阳县第一区麻塘乡农民高彩官和家人一起看领到的土地证。在土改中分到了土地。

请回答: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标志着哪一场运动的开始?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目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回答:为减少土地改革中的阻力,促进生产的发展,党和政府对富农采取了怎样的政策?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场改革的直接结果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次改革的完成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深远意义。

 

(1)运动:土地改革;目的: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或:改变旧中国不合理的土地制度,解决广大农民缺地少地的土地问题。) (2)政策:保护富农(经济、财产)政策。 (3)直接结果:农民获得了土地;深远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任写一点即可) 【解析】(1)据所学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标志着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始.由材料一“所有没收和征收得来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除本法规定收归国家所有者外,均由乡农民协会接收,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并结合所学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目的是改变旧中国不合理的土地制度,解决广大农民缺地少地的土地问题,即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2)由材料二“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富农所有之出租的小量土地,亦予保留不动”可知,为减少土地改革中的阻力,促进生产的发展,党和政府对富农采取了保护富农经济政策。 (3)由材料三“湖南省岳阳县第一区麻塘乡农民高彩官和家人一起看领到的土地证。在土改中分到了土地”可知,土地改革的直接结果是农民获得了土地。据所学知,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是1950年流行的一幅木版画《争阅土地改革法》这幅画反映的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是

A. 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大大提高的生产效率

B. 彻底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 农村走上了集体化的道路

D. 农业生产遭到了破坏,国家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西南地区解放战争的推近,贵州境内有大片少数民族区域,土司制度依旧根深蒂固,为此中央政府给广大土司控制下的“贱民”分田地,瓦解土司制度。这一行为得以推行是因为中央颁布了(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查看答案

耕者有其田,既是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共产党宣扬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的下列措施中,能够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 在农村开展土地改革    B.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 发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查看答案

欣赏下列“话剧”:农民对地主说:“你被消灭了”;地主对农民说:“你翻身当家了”;土地兴奋地说:“我要换新主人了”;农民、地主、土地一起说:“一切都变了”。该“话剧”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   )

A. 1937~1945年    B. 1946~1949年    C. 1950~1952年    D. 1953~1957年

 

查看答案

侯永禄是陕西省的一位普通农民,从1940年起他开始写日记,一直坚持到20043月。30多本共200多万字的日记,记录着家长里短、政策变化,特别是土地制度每一次变化带给农民的深刻记忆。下面的日记内容能够反映20世纪50年代土地改革运动的是(  )

A. “当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木牌子立在田间地头时,一些人禁不住热泪满面”

B. “(村里)形成了‘干活磨洋工,吃饭放卫星’的现象.”

C. “干部脱离实际、胡吹虚报产量,和实际相去甚远.”

D. “不管怎么说,大包干就是好,大锅饭就是不怎么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