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马汉在《海权论》中指出:“长江深入中国内地……谁拥有了长江流域这个中华帝国的中心...

马汉在《海权论》中指出:“长江深入中国内地……谁拥有了长江流域这个中华帝国的中心地带,谁就具有了“最可观的政治权威。”由此可见长江的重要性。关于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②为《南京条约》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

B. 革命党人在③处打响辛亥革命的第一枪

C. 李鸿章在②处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

D. 北伐战争期间国民政府从④迁到②

 

D 【解析】依据图片中①②③④的地理位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是上海,②是南京,③是武昌,④是广州。1911年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一夜占领了武昌全城。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在③处武昌打响,B项正确,符合题意;1842年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为通商口岸,只有①上海为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A项不合题意;1865年曾国藩和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项不合题意;北伐战争期间,1927年初,广东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契丹取燕蓟以北,拓跋(党项族)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刊,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完全占据中原),必行汉法,可以长久。故魏、辽、金能用汉法,历年最多,其它不能实行汉法,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昭可见也。国家仍处远漠,无事论此,比若今日形势,非用汉法不可也。

——(元)许衡:《鲁斋遗书》

材料三“一代天骄”结束了蒙古大草原部落之间的纷争,建立了强大的蒙古汗国,忽必烈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首领当皇帝的统一王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契丹”和“拓跋”分别建立的什么政权?

(2)材料二说明的是一个什么问题?

(3)上述材料反映了少数民族政权在哪些方面仿效“汉法”? 这些仿效措施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4)“一代天骄”指谁?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一位阿拉伯商人记述:两宋时期,信用劵被广泛应用,富裕商人率先使用印制的纸币,极大地便利了商品的交换。中国商人把钱借给别人时会写下借条,借债人则在纸条上用食指和中指画押。他们主张以信接物,以义为利,市不二价,童叟无欺,不卖假货,不赚黑钱,不会乘人之危而牟利。

                                                    ——摘编自《新全球史》

请回答:

(1)材料中记述的“信用劵”“纸币”最早出现在什么地方?

(2)由材料分析,宋代商人具有怎样的优秀品质?

(3)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代商业繁荣的主要表现。

 

查看答案

通过交往,不同特色的经济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材料二河开掘于春秋时期,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明清以来,繁忙的大运河更是将富庶的江南与帝国心脏紧密相连,带动了沿河城市的整体兴盛,其文史意义早已超脱桨声灯影的本体。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改道,运河浅挭,河运日益困难。宣统年间,津浦铁路通车后,大运河的运输作用逐渐为铁路所代替。辛亥革命后,清运寿终正寝。

——摘编自《大运河漕运的兴衰》

材料三

材料四2016年4月24日,南宋商船“华光礁1号沉船特展”在南京博物院开展。该船从泉州港出发,在西沙群岛沉没,船货均为南宋外销瓷。这意味着沉船行驶在向西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前往东南亚甚至更远的地方。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A是____,B是____,C是____。

(2)隋朝大运河的历史地位如何?

(3)依据材料二归纳大运河逐渐衰落的原因。

(4)材料三反映唐朝丝路文化交流频繁,沿着陆上丝绸之路西行天竺的高僧是谁?根据他的口述成书的是哪一著作?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东渡日本的高僧又是谁呢?

(5)材料四中南宋沉船当时使用的先进导航工具应该是什么?船上的“外销瓷器”可能产自江西的什么地方?当时政府在港口设立的外贸管理部门是什么?

 

查看答案

材料一“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言念于此,不觉惕焉震惧。”

——吴兢:《贞观政要》

材料二“朕即位之初,有上书者非一,或言人主必须威权独任,不得委任群下;或欲耀兵振武,慑服四夷。唯有魏征劝朕‘偃革兴文,布得施惠,中国既安,远人自服’。朕从此语,天下大宁。绝域君长,皆来朝贡,九夷重译,相望于道。凡此等事,皆魏征之力也。”

——吴兢:《贞观政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隋炀帝“一朝而败”的原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不能照抄材料原话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的“吾”为避免“一朝而败”采取了哪些措施?

(2)材料二中的“朕”是谁? “朕”接受魏征“偃革兴文,布得施惠”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政策?

(3)据材料二分析,“朕”采纳了魏征的建议,取得了什么效果?

 

查看答案

比较中学习并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

②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③都设置了管理少数民族的机构,促进了民族团结

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