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名医曾说:“动摇则谷气得销,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这位名医是
A. 华佗
B. 张仲景
C. 张角
D. 李时珍
战国时期,随着铁制农具的进一步推广,“民不肯尽力于公田。”在此背景下,商鞅
A. 废除井田制
B. 鼓励耕织,奖励生产
C. 改革户籍制度
D. 废除地主制度
1图是我国某早期人类使用角骨器的狩猎场景想象图,这一原始人类的遗址位于
A. 云南元谋
B. 北京周口店
C. 陕西西安
D. 浙江余姚
阅读如图所示图片,完成后面问题:
(1)唐代读书人中进士,常常到大雁塔题名留念,“中进士”与唐代什么制度有关?请你简介这一制度。
(2)图一建筑源于佛教,请你列举出唐代的两位高僧。
(3)图二所示是什么制度?有何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银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咏史诗?汴水》
材料二:“尽道随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请回答:
(1)简要说明胡曾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看法。
(2)说一说皮日休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评价。
(3)上述哪位作者的观点比较切合历史史实?为什么?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具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昂扬进取的精神。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唐·杜甫《忆昔》
材料二唐朝户数在639年(唐太宗贞观13年)达300万户,705年有615万户,740年(唐玄宗开元28年)为841万户,754年有918万户。
——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
(1)据材料一指出该诗人生活在唐朝的什么特殊时代?他的诗被后人称誉为什么?
(2)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材料二的数据印证了材料一中哪一句诗所描述的情况?
(3)材料二中,639~751年问唐朝的户数数据呈现出怎样的趋势?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