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周边外交首推“亲、诚、惠、容”概念。自古以来,中国政府民间都秉承与邻为善的友好理念。外交是综合国力的延伸,国家的强弱直接影响外交的成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会一天一天的好起来。……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的原则。
——《周恩来选集》下卷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政府让两国关系“一天天好起来”的处理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外交原则的国际意义。
材料二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西方国家控制我们命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亚非国家的命运应该由亚非各国人民自己掌握……亚非国家应撇开政治分歧,加强团结,为会议的成功而努力……
——周恩来
(2)材料二是周恩来在哪次国际会议上的讲话?周总理为“求团结”提出的方针是什么?
材料三: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份对外报告中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以及美国与苏联争霸的需要,都使美国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3)从材料三中找出美国“考虑与中国改善关系”的两点原因。
材料四:
第26届联大上乔冠华开怀大笑
尼克松访华
(4)哪一事件让乔冠华开怀大笑?随后,在上海签署了哪一重要的文献?
(5)通过了解新中国外交的历程,你有何深切体会?
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解放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走向辉煌。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成为20世纪50年代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
——中央电视台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
(1)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什么社会制度的基本建立?从此我国进入什么阶段?
材料二: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毛泽东在1954年某次会议上的讲话
(2)材料二中会议的名称叫什么?这次会议之所以被称为“里程碑”,主要是因为该会议制定了一部著名的法律文献,这是一部什么性质的文献?
材料三: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湖北而后功能武汉市的长江江面上,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复线铁路、公路两用桥,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
(3)这座桥修建于新中国成立后因为工业落后而制定的哪一计划期间?这一计划重点发展哪一行业?
材料四:1958年10月25日,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4)材料四中“新乐园”在当时指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这天北京的天气显得格外晴朗,天安门雄伟壮丽……下午3时,随着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五星红旗徐徐升起,礼炮齐鸣,全场沸腾起来。
材料二: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出兵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材料三:在旧中国,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土地,他们借此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农村人口百分之九十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土地,他们受尽剥削,不得饱暖。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只用几年时间就推翻了这种旧土地制度。
——以上材料摘自《近代中国史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一天”指的是哪一天?
(2)这一天升起的五星红旗是在哪一次会议上被确定为国旗的?该会议还通过了哪部具有宪法作用的文件?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中国参战的目的是什么?中国参战军队的名称是什么?
(4)材料三中的“旧土地制度”指的是哪一种土地制度?这次改革的法律文献是什么?
他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开始改变当地贫穷的面貌:病故前要求“埋在沙滩上”,“也要看着把沙丘治好”。这位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模范人物是( )
A. 雷锋 B. 王进喜 C. 邓稼先 D. 焦裕禄
(题文)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这次会议
A. 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B. 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 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D. 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有资料表明,十年“文革”时期国民收入损失了5000亿元,这超过了建国后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
A. 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 B. 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C. 各级政府机构瘫痪 D. 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