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终成三国鼎立局面。下图中,符合公元222年局势的是 A. B...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终成三国鼎立局面。下图中,符合公元222年局势的是

A.     B.

C.     D.

 

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后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第二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因此根据三个政权都城的位置可知,B项正确,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秦兵一人奋死,可以对十,十可以对百,百可以对千,千可以对万,万可以克天下矣。” 与上述现象出现有关的措施主要是

A. 建立县制    B. 奖励耕织    C. 奖励军功    D.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查看答案

中国农业历史悠久,早在古代就形成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南稻北粟”生产格局。这种格局最早形成于

A. 原始农耕时代    B. 夏朝    C. 商朝    D. 西周

 

查看答案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古代史上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令世界瞩目。

材料一:

材料二:唐宋时期,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究其原因,南方战乱少,人口南迁,自然条件优越,农作物品种的改进等。

材料三:见下图

材料四: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司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请回答:

(1)请写出材料一中唐朝农耕技术图一、图二对应的上具名称。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流行的哪一个谚语说明在宋代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已成为重要粮仓?

(3)材料三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哪个时期?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概括出影响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至少说出两条)

 

查看答案

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频繁,佛教文化的交流传播比较突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正月,一位远行求法的高僧终于回到阔别20年的故国之都。不久,皇帝接见了这位高僧,向他详细询问西行求法的情况,并希望法师还俗辅政,法师予以回绝,并请命立即投入译经工作

——摘编自冯天瑜主编《中华开放史》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及的“法师”与“皇帝”分别是谁?

(2)据材料二,这位高僧远行求法的起点是哪座城市?目的地是哪里?根据他口述的西行见闻写成了哪一部名著?

(3)一百余年后,材料三中的高僧将中国佛学传到了日本,请写出他的法名。

 

查看答案

唐朝社会繁荣开放,是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以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材料二唐朝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主要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

——摘编自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

(2)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及兴盛的原因。

材料三唐政府有太常寺等机构专管乐舞,当时知名的音乐家有万宝常、许和子、段善本,舞蹈家有公孙大娘、段旻等。唐玄宗和杨贵妃也分别是音乐家和舞蹈家。乐舞方面的著作也很多,《新唐书·艺文志》载唐代有31家、38部专著共257卷。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形成十部乐,即燕乐、清高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3)材料三反映了唐朝哪一社会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