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2009年3月28日,西藏自治区各届干部群众一万余人在布达拉宫广场集会,热烈庆祝...

2009年3月28日,西藏自治区各届干部群众一万余人在布达拉宫广场集会,热烈庆祝第一个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原因,西藏解放推迟至1951年。其解放方式是

A. 和平解放

B. 武力解决

C. 民族区域自治

D. 一国两制

 

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的是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的具体时间是1951年10月。所以答案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雄狮醒来,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

A. 抗日战争胜利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D. 改革开放

 

查看答案

刘爷爷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他参与和表决了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和决定。下列各项属于这些文件和决定的是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②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③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④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⑤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⑤

C. ②③⑤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在旧中国,农民有一句顺口溜:我是娘养的,命是保长的。

材料2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总路线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中央人民政府还发布了《土地改革法》,由于对富农经济和小土地出租者采取保护性策略,对于地主阶级,只惩办那些罪大恶极,民愤极大以及抗拒或破坏土改的恶霸和不法地主,而且交付人民法庭依法惩处;对于一般地主则不加惩处,并分给与农民同样的土地;对地主阶级中的开明士绅,还吸收参加政府工作。

材料3在土改基本完成的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42.8%,农业的飞速发展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请回答:

(1)材料1反映了农民在旧中国的基本状况是什么样的?

(2)请你把新解放区土地改革总路线中反映这次土改主要目的语句摘录在下面。

(2)出现材料3中的情况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2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请回答:

(1)材料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标志着哪一场运动的开始?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和目的。

(2)与封建土地所有制相比,农民土地所有制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3)这次改革的完成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深远意义。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内要肃清反革命势力、巩固政权,外要反击外来侵略的重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胜利的旗帜,在朗朗的空中迎风飘扬,人民扬起了头颅,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三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材料反映的是哪一盛典?诗歌中的“一位巨人”指的是谁?

(2)概括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是谁?他们“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材料出自哪部法律文献?这部法律是我国进行什么改革的依据?这次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给它们概括一个主题名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