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流传着一个广为人知的真实事件:京城四友人在密室饮酒,一人趁酒酣大骂魏阉,有人劝:当心被东厂听见。骂者说:“怕甚?能剥了我皮不成?”话音未落,东厂之人破门而入……次日,此人的皮高悬于东厂刑堂内。此事反映出当时
A. 东厂的办事效率高
B. 明朝的法律严酷
C. 醉酒者遭到仇人的报复
D. 特务机构制造的一种恐怖气氛
明太祖将行省之权分于三司,三司包括
①布政使司
②按察使司
③宣慰司
④都指挥使司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写道:“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这一现象 说明( )
A. 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B. 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C. 设立了锦衣卫、东厂
D. 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朱元璋即位后,在中央,他废除了自秦朝以来存在1500多年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该政治制度是
A. 丞相制度
B. 分封制度
C. 行省制度
D. 科举制度
科举制自隋唐以来一直为封建统治者所沿用,有人认为科举制有利于选拔人才;也有人认为科举制之于人才的毁灭比焚书坑儒还严重。下列对科举制在我国历史上所起作用的评价,其中较为客观的是
A. 为国家培养人才作出了重大贡献
B. 西方学者说:中国这条人仕道路标志着与西方的一大差别
C. 宋代以前基本上起积极作用,以后尤其是明清弊端丛生
D. 科举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为皇帝培养了一批忠实的奴仆
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是
A. 杭州
B. 苏州
C. 临安
D.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