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至(开元)十三年(725年)封泰山……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过...

阅读下列材料

    至(开元)十三年(725年)封泰山……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过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东至宋(今河南商丘南)汴(今河南开封),西至岐州(今陕西凤翔),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南诣荆襄(今湖北荆州、襄樊),北至太原、范阳(今北京),西至蜀川(今四川成都)、凉府(今甘肃武威),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 

——杜佑《通典》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归纳开元盛世时期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不得摘抄原文,用自己的话概括)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元年间实行哪些措施对上述局面的出现起到了促进作用?

 

(1)表现:物价低廉;商业繁荣;交通发达;社会安定。 (2)措施:任用贤能(统治者重用人才);重视发展生产;提倡节俭;等(答出2条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开元盛世] 第(1)题考查材料分析归纳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要求根据材料且不得摘抄原文,需要在提炼材料信息的基础上重新组织语言,材料第一句“天下无贵物”可知物价低廉;第二句“夹路列店肆肆待客,酒馔丰溢”可知商业繁荣;“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说的是交通发达,社会安定。  第(2)题考查材料以外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联系所学知识将唐玄宗开元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答出即可,如任用贤能;重视发展生产;提倡节俭等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的话)

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材料二(唐太宗的比喻)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三(唐太宗对大臣的训示)

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以上均摘自《贞观政要》

(1)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没有关系?理由何在?

(2)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在?

(3)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

 

查看答案

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下列是四为同学根据掌握的有关历史知识,为武则天撰写的一句碑文,你认为最恰当的应该是

A.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提高了妇女地位

B. 推行科举制,重用贤人,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C. 善于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

D. 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查看答案

“玄宗少历民间,身经迍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加之姚崇、宋璟、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故致治平。及后承平日久,安于逸乐,渐远端士,而近小人。”这表明

A. 唐开元年间,出现了宦官专政

B. 封建帝王不可能励精图治

C. 唐玄宗言行不一

D. 唐玄宗前期勤政,后期腐化

 

查看答案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诗人对唐朝由鼎盛走向衰落的感悟。历史上把唐朝材料反映的鼎盛时期称为(  )

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开元盛世    D. 光武中兴

 

查看答案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在杜甫《忆昔》这首诗中“开元全盛日”指的是(  )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