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以下是徐老师在讲述本课时出示的四张图片,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1是明...

以下是徐老师在讲述本课时出示的四张图片,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1是明朝锦衣卫印,锦衣卫有对臣民监管,侦查的任务。它具有什么特点?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阅读图3,如果你是该著作的作者,你将会在书中选编哪些相关的史实?

(3)图4展示了举子看榜时的情形。有人说科举制度在明朝时有了“新的发展”,你认为主要是指什么?

 

(1)特点:它由皇帝直接指挥;兼管侦察、审讯任务,监管官吏和人民;影响: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 (2)八股取士的目的和明朝参加科举考试的具体要求。 (3)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的顺从者。 【解析】(1)根据图1“明朝锦衣卫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还设置特务机构锦衣卫。监管对臣民的监视、侦察,锦衣卫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成为特务机构。明成祖又在锦衣卫之外,增设特务机构东厂,由皇帝亲信的宦官统领,以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因此锦衣卫的特点是:它由皇帝直接指挥;兼管侦察、审讯任务,监管官吏和人民;影响是: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 (2)根据图1“明代科举制度考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明太祖采取八股取士,规定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许发挥个人的见解。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八股取士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民的聪明才智。明朝的科举制度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民的聪明才智,危害极大。因此在《明代科举制度考论》中选编的相关的史实有八股取士的目的和明朝参加科举考试的具体要求。 (3)根据图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度在明朝时有了“新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的顺从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朝奉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而代之以朝奉。久之,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徽商不愿被称为老板,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 徽商在文化上的谦虚             B. 明清政府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

C. 徽商已走上了官商结合之路       D. 徽商的虚伪的反映

 

查看答案

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各地的美食。中国人能够吃上玉米、马铃薯和花生这些美食最早应在

A. 西汉

B. 唐朝

C. 北宋

D. 明朝

 

查看答案

今天的中学生可以博览群书,畅游书海,但在明朝的时候,许多知识分子只能在八股文中挣扎,请问明朝实行八股取士制度的根本目的是(  )

A.选拔真正有才能的人        B.推进教育制度的发展

C.选拔皇帝的忠实奴仆        D.保留中国古代的文化遗产

 

查看答案

《明史•选举志》记载:“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从以上史料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 科举考试的答卷文体    B. 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

C. 沿袭唐宋的考试科目    D. 稍变唐宋的考试方法

 

查看答案

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根本目的是

A. 削弱地方官员的权力

B. 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

C. 抵抗外来势力的人侵

D. 完善君主专制政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