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20世纪80年代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

材料二: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设立经济特区是一个重大的突破。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这四个经济特区毗邻香港、澳门,与台湾隔海相望,历史上有出海谋生的传统,在海外拥有众多的华侨、华裔,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三:(经济)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邓小平

(1)材料一中的“改革”指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农民获得的“红利”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将四个经济特区设立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设立经济特区的原因。并指出“经济特区”的特殊之处。

(4)我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1)事件:农民创造了“包产到户”这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红利: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获得大丰收 (2)这四个经济特区毗邻香港、澳门、台湾,便于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出海谋生的传统;在海外拥有众多的华侨、华裔,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3)原因:学习外国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引进外资;探索对外开放的路子。特殊之处: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 (4)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视发展科技、教育。 【解析】(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改革指农民创造了“包产到户”这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获得大丰收; (2)依据材料信息:“这四个经济特区毗邻香港、澳门,与台湾隔海相望,历史上有出海谋生的传统,在海外拥有众多的华侨、华裔,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可知,这四个经济特区毗邻香港、澳门、台湾,便于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出海谋生的传统;在海外拥有众多的华侨、华裔,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设立经济特区,是为了学习外国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引进外资;探索对外开放的路子。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 (4)依据所学可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视发展科技、教育。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通商口岸……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我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之后我国又开放了广州、上海、大连等14个沿海城市,随后又开放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等经济开放区。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的通商口岸和材料二中的特区和城市,分别在什么时候开放的?

(2)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港口和城市,开放的方式有何不同?

(3)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家乡的经济也在不断发展,请你为我们家乡的经济建设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查看答案

“中国梦”的提出,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强国梦”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元旦社论

材料二  “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社论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958年8月3日社论

材料三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实行四个现代化,大幅度地提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1979年元旦社论

(1)据材料一,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

(3)据材料三,指出“战略转变”后党的工作重心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

 

查看答案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

 

查看答案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

 

查看答案

1952年底,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结束。(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