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建国六十周年庆典上,天安门广场以复兴之路为主题,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打...

建国六十周年庆典上,天安门广场以复兴之路为主题,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打头的游行方阵分别命名为:开天辟地、艰苦创业、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下列史实与“艰苦创业”相关的是

A. 中国共产党诞生

B. 设立汕头经济特区

C.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D.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解析】根据题干“艰苦创业”的信息,依据课本所学,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党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A项不符合题意;设立汕头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符合春天的故事,B项不符合题意;为了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我国实行了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中国人民艰苦创业,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着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C项符合题意;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对外开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符合走进新时代,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家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事件是

A. 西藏和平解放

B. 新中国成立

C. 抗美援朝胜利

D.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查看答案

(题文)毛泽东指着五星红旗的式样深情地说:“我们这个图案,表现我们革命人民大团结。”以上情景最有可能发生于

A. 中国共产党成立时

B. 红军长征前

C. 重庆谈判前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查看答案

【万水千山总是春一经济卷】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繁荣稳定的基础。下面是张老师围绕“唐-宋-元”时期的社会经济设的复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识图学史】

(1)图一、图二是唐朝发明的生产工具,分别写出其名称,并说明生产工具的创新有何影响?

(2)观察图三、图四,比较隋朝和元朝大运河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任务二【史料硏读】

材料一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东南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地逼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江南经济区。《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3)材料一中江南经济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反映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东京梦华录》(卷二)记载:“北宋都城开封店铺林立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梦梁录》(卷十三)记载南宋首都临安“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

(4)材料二中,宋朝大都市商业的兴盛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好处?

任务三【规律总结】

(5)综合上述,归纳经济发展需要具备的条件。

 

查看答案

【渡尽劫波兄弟在——民族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王朝明确提出“华夷无别”“华夷同重”原则,对周边各少数民族的领袖“示之以礼”。加强了对四方民族的优待、册封、和亲以及以夷治夷政策的实施,并使羁縻府州县制度化,在形式上保留原有当地统治机构或“华官参加”,或实行“监管制”,使民族事务管理走上制度化。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过程》

材料二尽管澶渊之盟常给人以“城下之盟”的印象,但基本内容还是平等的,北宋并没有丢太大的面子。……且和平实现以后,北宋还能从双方贸易中获得大量盈余,辽朝亦可借此获得其必需品,因而双方都是划算的。

——齐涛《中国政治通史》

材料三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对少数民族的管理原则和政策是什么?举出唐朝民族交融的一个事例。

(2)材料二中的“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看待这一盟约?

(3)根据材料三,概括元朝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何特点,并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4)归纳我国古代中央政权处理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关系的方式。

 

查看答案

【八千里路云和月——外交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蕃何题。

材料一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威尔斯《世界简史》

材料二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材料三入宋以后,对外交流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虽然陆上对外贸易仍在继续,但规模有限,海上贸易则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对外贸易重心由西北陆路转向东南海路……宋代对外贸易重心之所以转向海洋,其因素是多方面的。

——《由陆及海:宋代贸易格局的转型及衍生》

材料四“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大会讲话

(1)根据材料一,对外友好往来的活跃是唐朝“开放”、“兼收并蓄”的表现之一,试举两例加以说明。唐朝的这种对外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日本认为“常须达”唐朝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写出两宋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名称,并分析“宋代对外贸易重心之所以转向海洋”的原因。

(4)综上所述,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