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概从公元二百年...

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概从公元二百年到五百年之间,全球气候发生变化,与以往相比各处都变得更为寒冷,在中国北方地区寒冷气候出现得更早……由于气候改变的关系,草原上的民族慢慢地向南移动;核心地区的汉人,也许因为人口增加,也许因为南方土地肥沃,也慢慢向南移动。……大量的北方族群侵入南方……改变了中国本来的人口结构,同样,中国北方原来的人口在骨牌效应下,也一波一波地不断南侵,改变了南方的人口结构。

(1)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人口南迁的两种基本情形及其原因,并指出北民南迁的影响?

材料二海外贸易的兴盛刺激了中国的内部生产,宋代的冶铁数量在当时整个世界应该是数一数二的,其他如制造瓷器、丝绸、茶叶、酒类以及各种工艺品,数量之大、种类之多也是惊人的。也因为这些缘故,宋代面对强大的北方敌国可以用金钱和丝帛换取和平。而在完全失去北方以后,偏安在南边的南宋,地方小了,人口少了,生活条件居然比过去还好。

——上述材料均选自许倬云《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宋代面对强大的北方敌国可以用金钱和丝帛换取和平”的一个事例,并分析宋代之所以能这样做的原因。

材料三景德镇原称昌南镇,北宋真宗景德年间

因该地出产的御用瓷器底书“景德年制”,故改称景德镇。南宋时,有瓷窑两三百座。来自四方的工匠博来众家之长,创造出青白瓷等新品种,生产出各种各样的精美瓷器。由荷兰人从泉州饭至欧洲的瓷器,售价几乎与黄金相等。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摘编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景德镇发展成为瓷都的原因。

 

(1)两种情形:①北方少数民族移迁到中原地区;②中原汉族南迁到南方地区;原因:①北方地区寒冷出现得更早;②北方汉人人口增加、南方土地肥沃。影响: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或:改变了中国的人口结构。) (2)事例:北宋与辽订立澶渊之盟;南宋与金订立和议;宋夏议和。(答到其中一点即可,原因:宋代经济发达(海外贸易兴盛)。 (3)原因:经济重心南移;皇宫瓷器用品生产地;瓷窑最多;瓷器精美;能工巧匠汇聚;博采众长;品种创新;驰名中外;资源丰富等。(只要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 【解析】(1)依据题干“两种情形”,结合材料:“在中国北方地区寒冷气候出现得更早……由于气候改变的关系,草原上的民族慢慢地向南移动;”由此得出:北方少数民族移迁到中原地区;原因:北方地区寒冷出现得更早;“核心地区的汉人,……大量的北方族群侵入南方”由此得出:中原汉族南迁到南方地区;依据材料“核心地区的汉人,也许因为人口增加,也许因为南方土地肥沃,也慢慢向南移动。”得出:北方汉人南迁的原因:人口增加、南方土地肥沃;依据材料“同样,中国北方原来的人口在骨牌效应下,也一波一波地不断南侵,改变了南方的人口结构”。得出南迁的影响: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改变了中国的人口结构。 (2)依据所学知识,宋真宗时,1005年宋辽议和,辽撤兵,北宋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辽宋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和平局面,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岳飞班师以后,南宋和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居民形成;依据材料二“海外贸易的兴盛刺激了中国的内部生产,宋代的冶铁数量在当时整个世界应该是数一数二的……也因为这些缘故,宋代面对强大的北方敌国可以用金钱和丝帛换取和平。”由此得出:宋代用财物换取和平的原因:宋代海外贸易兴盛。 (3)依据课本所学,宋朝是南方战乱较少,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的手工业非常繁荣,制瓷业发展,景德镇发展称瓷都;“因该地出产的御用瓷器底书“景德年制”,故改称景德镇。”由此得出景德镇兴起的原因:景德镇是皇室御用瓷器的产地;“南宋时,有瓷窑两三百座。来自四方的工匠博来众家之长,创造出青白瓷等新品种,生产出各种各样的精美瓷器。”得出南宋瓷窑众多,工匠博采众长;品种创新;瓷器精美;“由荷兰人从泉州饭至欧洲的瓷器,售价几乎与黄金相等。”得出:驰名中外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是“1928~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钢产量在欧洲和世界所占的地位”,其地位前后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28年

1932年

1937年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总产值

5

3

2

2

1

钢产量

5

5

4

3

2

 

 

A. 十月革命的影响    B.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 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    D. 赫鲁晓夫改革

 

查看答案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纲领,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部宣告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纲领是

A. 《人民宪章》

B. 《国际歌》

C. 《共产党宣言》

D. 《联合国宪章》

 

查看答案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说:“15﹣19世纪,(戈雷岛)相继被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占领,……岛上简陋的奴隶居住区和装饰华丽的奴隶贸易场所形成鲜明的对比。”材料揭示了(    )

A. 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B. 亚历山大东征的过程

C. 罗马帝国的扩张范围    D. 资本主义发展的野蛮性

 

查看答案

15世纪后期,西欧形成了一股贵金属热。一位西班牙殖民者说:“我们西班牙人人都受着一种心病的折磨,这种病只有黄金才能治愈。”这一“心病”直接推动了西欧(    )

A. 新航路的开辟    B. 文艺复兴的兴起

C. 工业革命的爆发    D. 科学革命的开展

 

查看答案

至今仍屹立在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城内的圣索非亚大教堂,冷眼旁观过政权更迭、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它曾见证了下列哪一个国家的兴衰(   )

A. 雅典    B. 亚历山大帝国    C. 罗马帝国    D. 拜占廷帝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