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2018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2月26日-3月1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科...

2018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2月26日-3月1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瞩目。人类三次科技革命中涌现了大量的发明创造,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机器的广泛使用,妇女大量走向社会工作岗位,她们的经济独立日渐形成。下图为1839年英国各纺织部门男工与女工人数构成比例(%)。

——摘编自黄雪蓉《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妇女家庭观念在工业社会转型中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中纺织业部门男工与女工人数构成比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机器的广泛使用”得益于什么动力机械的发明和改良?

材料二1891年,白宫装上电灯时,哈里森总统一家因担心触电而不敢触摸开关,芝加哥也曾因电线绝缘较差引起过几次火警。不过新比旧好的观念还是很快传播开来,不仅因为工业产品真像广告上说的那么好使,还因为新发明的背后有不断发展的科学在推动。

——摘编自[美]雅克·巴尔赞《从黎明到衰落》

(2)根据材料二,“新比旧好的观念还是很快传播开来”的原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电灯的发明者是谁?

材料三1960年,日本政府推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在计划实施中,通过积极采用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成果,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到1970年,日本人均个人收入年增长率实现了翻番。消费结构也发生很大变化,电视机、微波炉、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消费比重加大。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3)根据材料三,指出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消费结构“发生很大变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电脑”与计算机网络连接成国际互联网,从而推动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

(4)结合以上材料,概括科技的进步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

 

(1)特点:女工人数所占比例超过男工。动力机械:蒸汽机。 (2)原因:工业产品确实像广告说的那么好使;新发明的背后有不断发展的科学在推动。发明者:爱迪生。 (3)原因:积极采用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成果。(或日本政府推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表现:电视机、微波炉、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消费比重加大。时代:信息时代。 (4)妇女经济地位的独立;更加便利的生活;思想观念的变化;个人收入的增加;消费结构的变化;获取信息方式的变化。 【解析】(1)根据材料一可知,图中纺织业部门女工人数所占比例超过男工。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良了蒸汽机,改良蒸汽机开始用作纺织的动力。随后,其他工业部门也开始广泛使用蒸汽机。19世纪上半叶,英国的工厂手工业基本上被大机器生产所取代,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2)根据材料二可知,“新比旧好的观念很快传播开来”的原因有:工业产品确实像广告说的那么好使;新发明的背后有不断发展的科学在推动。19世纪下半叶,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这次革命以电力的广泛运用为标志。爱迪生是著名的美国大发明家,他一生共获1000多项发明专利,被称为“发明大王”。其中,电灯是他最重要的发明,它改变了人类传统的照明方式。 (3)根据材料三可知,积极采用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成果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到1970年,日本人均个人收入不断增长,他们的消费结构也发生很大变化,电视机、微波炉、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消费比重加大。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它推动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 (4)依据前面的材料,围绕“科技的进步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作答即可,可以从科技进步带来的社会观念的变化,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等方面来谈。如:妇女经济地位的独立;更加便利的生活;思想观念的变化;个人收入的增加;消费结构的变化;获取信息方式的变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勇于改革,是人类追求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永恒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和一系列诏令,实施变法。变法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但“改科举、废八股”的诏令引发各地士人“民情汹汹,群起反对”,而军事上的措施既少又空洞无法实施。……各省督抚大多持观望态度,这些诏令始终停留在纸面上。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记载“西后待皇上疾声厉色,呵斥之声不绝。皇上见西后如对狮虎,战战兢兢。……诸臣之敢履次抗拂上(皇上)意者,皆以恃西后为护符,欺皇上之无权也。……上(皇上、所倚者,唯军机四章京而已。”

——八年级历史教学参考岳麓版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近代史上的哪次变法?结合材料一分析变法中遇到的阻力和困难有哪些?(不得照抄原文)

材料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人民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使中国走上了一条富裕安康的强国之路。

(2)中国人民“富起来”主要得益于哪一伟大决策的实施?据材料二概括这一伟大决策的历史作用。

材料三邓小平指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条件,以自力更生为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我们愿意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但不会照抄照搬任何国家的发展模式。”

(3)材料三中的“中国式的现代化”是指什么样的发展模式?

(4)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你认为促使改革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查看答案

探究政治文明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朝)“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上”是谁?简述他建立的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材料二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政治民主化的角度,说明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的“一条分界线”。

材料三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必须坚决保障,任何人不得侵犯。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现在起,应当把立法工作摆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重要议程上来。

——摘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3)据材料三,该公报对我国法制建设提出了哪些要求?列举一项20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立法工作的成就。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政治文明演进的理解。

 

查看答案

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概从公元二百年到五百年之间,全球气候发生变化,与以往相比各处都变得更为寒冷,在中国北方地区寒冷气候出现得更早……由于气候改变的关系,草原上的民族慢慢地向南移动;核心地区的汉人,也许因为人口增加,也许因为南方土地肥沃,也慢慢向南移动。……大量的北方族群侵入南方……改变了中国本来的人口结构,同样,中国北方原来的人口在骨牌效应下,也一波一波地不断南侵,改变了南方的人口结构。

(1)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人口南迁的两种基本情形及其原因,并指出北民南迁的影响?

材料二海外贸易的兴盛刺激了中国的内部生产,宋代的冶铁数量在当时整个世界应该是数一数二的,其他如制造瓷器、丝绸、茶叶、酒类以及各种工艺品,数量之大、种类之多也是惊人的。也因为这些缘故,宋代面对强大的北方敌国可以用金钱和丝帛换取和平。而在完全失去北方以后,偏安在南边的南宋,地方小了,人口少了,生活条件居然比过去还好。

——上述材料均选自许倬云《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宋代面对强大的北方敌国可以用金钱和丝帛换取和平”的一个事例,并分析宋代之所以能这样做的原因。

材料三景德镇原称昌南镇,北宋真宗景德年间

因该地出产的御用瓷器底书“景德年制”,故改称景德镇。南宋时,有瓷窑两三百座。来自四方的工匠博来众家之长,创造出青白瓷等新品种,生产出各种各样的精美瓷器。由荷兰人从泉州饭至欧洲的瓷器,售价几乎与黄金相等。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摘编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景德镇发展成为瓷都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下表是“1928~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钢产量在欧洲和世界所占的地位”,其地位前后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28年

1932年

1937年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总产值

5

3

2

2

1

钢产量

5

5

4

3

2

 

 

A. 十月革命的影响    B.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 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    D. 赫鲁晓夫改革

 

查看答案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纲领,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部宣告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纲领是

A. 《人民宪章》

B. 《国际歌》

C. 《共产党宣言》

D. 《联合国宪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