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司马迁所著的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巨著为 A. 《史记》 B. ...

司马迁所著的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巨著为

A. 《史记》

B. 《汉书》

C. 《资治通鉴》

D. 《道德经》

 

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著有《史记》一书。《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故A项符合题意;B项《汉书》的作者是班固;C项《资治通鉴》的作者是司马光;D项《道德经》的作者是老子;由此分析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经常引经据典,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里的东方智慧。2015年,他在浙江乌镇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讲到:“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习近平主席引用的这一观点出自于(   )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韩非

 

查看答案

材料论述

唐朝时期,是历史上中国向周边国家文化与技术的一个大输出时期,兼容并蓄的社会风气,也给各个民族提供一个空前的交流融合环境,在过程中亦从外族文明汲取诸多。

通过中日两国的不断交往,日本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产技术以至生活风尚等方面都受到中国的深刻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646年日本的“大化改新”。这次改革仿照隋唐制度,改革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还仿隋唐科举制,采取通过考试的办法选官;参照隋唐律令,制定了《大宝律令》。日本人的生活习惯、节日风俗,也都受到唐朝的影响。

开元、天宝时期,大量外国人及周边少数民族充斥长安,长期与汉人杂居,相互习染,社会风气一度甚至出现了“胡化”苗头,引起世人的担忧。但唐朝不但没有禁止,反而积极吸纳外来文化的精华,不断丰富自身营养,创造出更加绚丽多彩的盛唐文化。

阅读材料,请回答:

(1)请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实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所反映的内容与宋朝在政治上实行的哪一政策有关?这一政策有何积极影响?

材料二

图为泉州出土的宋代古船。据专家介绍,古船长34米,宽11米,排水量近400吨,载重200吨,是宋代泉州所造的中型远洋船。该船船体大、吃水深、操纵性好,因而可作为远洋运输船。在船上还发现香料、胡椒、瓷器、钱币等物品,专家推断这艘船应为从东南亚返航的泉州商船。

(2)从材料二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材料三表1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据点比例对照表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3)人口数量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表1所示内容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历史现象?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4)请你谈谈上述内容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有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如图7。

(1)根据材料一指出隋朝大运河的南北两端分别是哪里?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运河的开通有何意义?

材料二“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2)材料二的诗句与我国古代哪一制度有关?这一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3)唐太宗经常以材料二中的这句话告诫自己,这说明他认识到了什么?在他的统治下,唐朝出现了什么局面?

材料四图7、图8。

(4)图7和图8两位高僧是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请任选一人简要谈谈他们的事迹。

(5)综合上述材料,请概括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

 

查看答案

北宋中期,书生李某赴东京探视兄长,途经成都,他将携带的会子到铺子里换成银两,选购了一本书,准备送给哥哥作为礼物。以上说法是否正确,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