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始了新时期,我国外交也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成就...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始了新时期,我国外交也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处理好与邻国的关系对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1989年,中蒙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1991年,中越关系实现正常化。1992年,中韩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活动,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经济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0年10月,中非合作论坛在北京召开,45个非洲国家参加了论坛。

材料三:新时期以来,中国积极对非洲提供援助,与非洲各国广泛开展贸易和以互利为基础的经济技术合作。截止2002年6月,中方同31个非洲国家签署了《免债议定书》,共免除有关国家欠华到期债务156笔,总金额105亿元人民币。中非贸易逐年增长。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新时期大力推行的什么外交政策?这一政策的推行有什么积极意义?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加国际组织的活动,举出一例说明。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新时期外交的什么特点?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新时期外交的什么特点?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略 【解析】(1)依据材料一所给信息“1989年,中蒙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1991年,中越关系实现正常化。1992年,中韩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在这种政策指导下,我国和多个邻国摈弃前嫌,建立了外交关系。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加国际组织,1991年,我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依据材料二所给信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活动,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经济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新时期外交的特点是: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活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经济合作。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依据材料三所给信息“新时期以来,中国积极对非洲提供援助,与非洲各国广泛开展贸易和以互利为基础的经济技术合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反映了我国新时期外交的特点是平等互利。 (4)解答本题是要注意是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主要有: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材料二:回顾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走日本的路,走美国的路,走俄国(苏联)的路,到走自己的路。

请回答:

(1)举出使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的历史事件?

(2)举出中国近代“走日本的路”和“走美国的路”对应的历史事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道路和俄国革命道路有何不同?

(3)综合上述探究,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查看答案

青铜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史一颗灿烂的明珠。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青铜文明主要出现于什么时期?

(2)毛公鼎上铸刻有文字近500字,这些文字有什么重要价值?

(3)综合上述图片,请你总结出青铜文明有哪些基本特征?

 

查看答案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现代史》指出:跨国公司不仅跨国,还跨集团,力图在全球范围开展业务。它控制着国际直接投资的90%,世界生产的40%,出口总额的2/3和技术转让的1/3。对此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跨国公司准备在全球开展业务

B.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跨国公司的相互兼并

C.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强有力的推动者

D.世界各国的经济命脉正在日益被跨国公司控制

 

查看答案

二战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亚太经合组织与欧盟相继问世。下列关于二者的共同之处表述正确的有

①都有利于成员国的经济发展

②美国都是重要成员国

③都有利于促进经济全球化

④都属于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区域性组织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