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材料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关系链 材料...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材料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关系链

材料二:2010年1月1日,经过10年努力,涵盖19亿人口、6万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4.5万亿美元贸易额、全部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自贸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自贸区启动以来,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大幅提升,1月至9月,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43.7%,全年贸易额有望突破3000亿美元。

材料三:2010年11月13日至14日在日本横滨举行了亚太经合组织第18次峰会,达成的共识是:“组织成员决心在世界经济艰苦复苏之际,同心协力,重获经济增长动力。”“我们依旧承诺保持市场开放”,“我们重申以合作和协调支持复苏的共同决心”。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通过探究第三次科技革命和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各自发挥怎样的作用?补充完整材料一所示简图直接写到示意图所示位置即可。

(2)材料二、材料三都反映了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的今天,在面对危机困境时,人们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理念是什么?请用中外史实各一例来说明这种理念的正确性。

(3)通过以上探讨,对你有何启发?

 

(1)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②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扮演了连接者和行动者的角色,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2)合作共赢;中国:一带一路的建设;外国:欧盟的成立。 (3)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同时,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力提高本国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积极参与世界性或者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在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更要注意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做到可持续发展等。 【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其中科技革命是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也是最根本的推动力,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正是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之下加速发展的。其次,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也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2)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信息“……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大幅提升……组织成员决心在世界经济艰苦复苏之际,同心协力,重获经济增长动力”可知,在面对危机困境时,人们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理念是合作共赢。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能够说明合作共赢的例子有中国的一带一路、国外的欧洲联盟等。一带一路是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欧盟的建立便利了欧盟成员国之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促进了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实力、科技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被动和不利地位,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冲击,所以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谋求发展。我们要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同时,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力提高本国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积极参与世界性或者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在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更要注意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做到可持续发展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果把每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比喻为比赛,那么1861年、1941年、1991年对于美国、俄罗斯这两个世界近现代历史上的重要国家而言,就是三处影响重大的历史“赛点”(关键时刻)。请探究:

(1)用史实说明美利坚民族和俄罗斯民族在1861年这一决定其民族命运的历史“赛点”时刻是如何抉择的?他们的选择产生的影响相同之处是什么?

(2)两国在1941年这一不仅关系其命运,而且也关系着世界命运的至关重大的历史“赛点”上,做出了的重大抉择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3)请分析1991年这一历史“赛点”是怎样形成的?对当代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4)通过以上美国、俄罗斯两国历史发展的探究,对你有何启迪?

 

查看答案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阅读下列材料,请探究:

材料一:从1640年到1840年,在200年中,西方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与此相比,同一时间里的中国却景物依旧:成千上万胼手胝足、辗转沟壑的小农,背负着一代一代讴歌唐虞盛世、高谈名物考据的士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由“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一条“U”字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就是“沉沦”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时期。

(1)分析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比较中西方文明发展的本质差异是什么?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分析材料二中关于“沉沦”、“上升”的含义。

(3)20世纪初期是中国由“沉沦”到“上升”的转变时期,推动这一转变的社会因素有哪些?

 

查看答案

回眸2010年最亮丽的色彩莫过于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的浓墨重彩。让我们追寻历史的足迹,感悟着时代的风云在上海的烙印。

请探究:

(1)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上海、中国的命运产生什么重大影响?

(2)图二、图三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分别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3)从图四中可以反馈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

(4)从上海近代历史上的风云剧变,到当代世界博览会在上海隆重举办这一历史发展脉络,突出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哪些重要精神内涵?

 

查看答案

材料解析

材料一:公元前99年,司马迁由于为兵败投降的李陵辩护,触怒汉武帝,被捕下狱并受腐刑。获赦出狱后,他发愤著书,全力写作,用十几年时间完成一部千古名作。

材料二:耗费司马光19年心血的这部史学著作,在期编撰过程中,采用的各种资料达三百多种,书的一部分草稿堆满了两间房屋。有人曾翻阅其中的篇章,竟没有一个写得潦草的字。

请探究:

(1)材料一、材料二中所提到的著作分别是指哪一作品?这两部作品在编写上分别有何特点?

(2)材料所描述的两部旷世名作创作的相关状况,对你有何启迪?

 

查看答案

对下面两幅美术作品解读正确的是

①两幅美术作品创作背景相同

②作品彰显了创作者在严酷的政治现实面前所表现的觉醒,重视艺术的社会责任

③创作技巧都属于西方油画风格

④同一时期具有同样价值理念的音乐作品有《英雄交响曲》、《黄河大合唱》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