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次演讲中说:“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次演讲中说:“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这句话中的这种“挑战”来自于

A. 中国

B. 苏联

C. 西欧和日本

D. 东欧

 

C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71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中国的国力虽然有了增强,但中国还没有改革开放,还没对美国形成“挑战”,排除A;苏联在二战结束时已经引起了美国的“重视”,美国对苏联实行冷战政策,排除B;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法国和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组织。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对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5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因此1971年资本主义世界已经形成了美国、欧共体、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故C符合题意;东欧是个发展中国家,还无力与美国竞争,排除D。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将“弱国无外交”的历史警示昭示后人的历史文献包括

①《权利法案》

②《凡尔赛和约》

③《九国公约》

④《慕尼黑协定》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计量统计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根据表中信息,下列选项中对列强实力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项目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19世纪中期工业产值所占位次

1

2

4

3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1.9

4.6

8.1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4

2

1

 

 

A. 美国、德国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较早的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B. 英国、法国实力变化是因为国内局势动荡

C. 英国、法国实力变化是因为开展工业革命较晚

D. 美国、德国实力变化主要是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

 

查看答案

下列几幅图片揭示的历史发展线索是

A. 欧洲的思想解放

B. 欧洲的革命运动

C. 欧洲的社会转型

D. 欧洲与世界的联系

 

查看答案

观察下图,下列解读不正确的是

A. 古代雅典已具分权政治雏形

B. 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决策机构

C. 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机会

D. 雅典城邦居民都享有选举权

 

查看答案

分析数据有助于认识历史。下图反映出1978年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迅速,其主要原因有

①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②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完善

④1992年“南方谈话”产生重大影响

A. ①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