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1)材料一中我们的先辈倡导的“丝路精神”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西“和平合作”的表现有哪些(任举1例)?丝路之人是如何“互学互鉴”的(任举1例)?

材料二二十世纪,人类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当人们从战火的灰烬中走出来,是否意味着和平时代的到来?战后漫长而又短暂的半个世纪里,两个超级大国给世界带来如此强大的震撼。……震撼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题。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两个超级大国给世界带来如此强大的震撼”指的是什么?震撼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呈怎样的发展趋势?

材料三“我们这个星球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家园,人类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需要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应对。各国政府和人民应该共同承担起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使命,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我们要尊重各国的独立和主权,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坚持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促进世界各国和睦相处。”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应如何“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材料四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该组织的宗旨是通过开发市场,实施非歧视性的贸易原则,来推动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中国于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从而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推出“美国优先”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取消跨太平洋协定这种加剧全球化的协定,提交对俄罗斯制裁新法案,支持英国退出欧盟,借口中国为“汇率操纵国”,2018年3月打响对华贸易战的第一枪,他的主张就是对中国商品贸易建立关税壁垒。

(4)材料四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什么现象?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1)丝路精神: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和平合作:张骞通西域;马可·波罗来华(东游);郑和下西洋;遣唐使来华 互学互鉴:中国的丝绸、瓷器、铁器等传到西方,也从西方带来了胡椒、亚麻、香料、葡萄、石榴等;中国四大发明等传向世界;三大宗教及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等传入中国;玄奘西行促进中印文化交流等(任答一点经济文化交流的事例,言之有理即可, (2)震撼是指:美苏冷战; 趋势:出现“一超多强”局面,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3)尊重各国的独立和主权;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树立互信、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坚持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促进世界各国和睦相处(任答2条观点即可) (4)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或建立关税壁垒) 对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或争取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在维护国家利益前提下,引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展开多方会谈,化解矛盾,接纳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制定防范风险的措施,趋利避害,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为我们服务;熟悉世贸组织规则,在其框架下寻求解决办法;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把握机遇等。 【解析】(1)第一问根据材料一“……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可知,我们的先辈倡导的丝路精神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自古以来中西“和平合作”的表现有很多,例如:张骞通西域,加强了西域各国与汉朝的经济交流;马可•波罗来华(东游)促进了东西文明的发展;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遣唐使来华等。第三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自古以来东西方互学互鉴,互通有无如:中国的丝绸、瓷器、铁器等传到西方,也从西方带来了胡椒、亚麻、香料、葡萄、石榴等;中国四大发明等传向世界;三大宗教及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等传入中国;玄奘西行促进中印文化交流等(任答一点经济文化交流的事例,言之有理即可)。 (2)第一问根据材料二“……战后漫长而又短暂的半个世纪里,两个超级大国给世界带来如此强大的震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为了“遏制”共产主义,美国提出了“冷战”政策。20世纪50年代,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争取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使美苏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争霸。美苏的冷战,给两国带来了沉重的军费负担,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也给世界的和平和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此震撼是指:美苏冷战;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还没有定型。因此震撼结束后的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是:出现“一超多强”局面,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3)根据材料三“……我们要尊重各国的独立和主权,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坚持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促进世界各国和睦相处。”可知,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应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尊重各国的独立和主权;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树立互信、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坚持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促进世界各国和睦相处(任答2条观点即可) (4)根据材料四“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推出“美国优先”贸易(保护主义)政策,……2018年3月打响对华贸易战的第一枪,他的主张就是对中国商品贸易建立关税壁垒”可知,材料四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或建立关税壁垒)的现象。据此,中国应采取的对策是: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或争取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展开多方会谈,化解矛盾,接纳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制定防范风险的措施,趋利避害,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为我们服务;熟悉世贸组织规则,在其框架下寻求解决办法;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改革是强国之路,改革的成败关乎国运的兴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示为我国历史上的哪两次改革?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两次改革有何相同点?

材料二1861年……改革使斗争空前激烈,俄罗斯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它是把西方模式作为“现代化的普世道路”而遵循前进,还是找一条“俄罗斯特殊性”之路?这就是此后半个世纪展现在俄罗斯大地上的基本事态,它涉及思想与文化斗争、政治与经济斗争。

——钱乘旦《现代化的特殊性道路·序言》

(2)材料二中主持1861年改革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改革是走“西方模式”道路,还是走“俄罗斯特殊性”的道路?其具体表现是什么?

材料三

(3)材料三中戈尔巴乔夫说出此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他的改革带来什么后果?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改革成功需要具备哪些因素?

 

查看答案

2017年中东叙利亚危机、乌克兰危机、欧盟危机以及美国“重返亚太”在韩部署萨德引发危机都彰显了大国博弈与新冷战思维的时局特点。这些主要说明(    )

A.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B. 美国的领导作用不复存在

C. 美国建立起单极世界    D. 国际恐怖主义横行

 

查看答案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次演讲中说:“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这句话中的这种“挑战”来自于

A. 中国

B. 苏联

C. 西欧和日本

D. 东欧

 

查看答案

将“弱国无外交”的历史警示昭示后人的历史文献包括

①《权利法案》

②《凡尔赛和约》

③《九国公约》

④《慕尼黑协定》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计量统计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根据表中信息,下列选项中对列强实力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项目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19世纪中期工业产值所占位次

1

2

4

3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1.9

4.6

8.1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4

2

1

 

 

A. 美国、德国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较早的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B. 英国、法国实力变化是因为国内局势动荡

C. 英国、法国实力变化是因为开展工业革命较晚

D. 美国、德国实力变化主要是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