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适应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中国历史...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适应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中国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选择的必然结果。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才有希望。

【诞生】

材料一:我们党从南湖一艘红船启航,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英勇奋斗……

——习近平

(1)“党从南湖一艘红船启航”指的什么事件?对中国革命有什么重要影响?

【成长】

材料二:遵义会议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到成熟的标志。

(2)为什么说“遵义会议”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

【成熟】

材料三:一九四五年在毛泽东同志主持下召开的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建党以后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

——《邓小平文选》

(3)中国共产党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中共七大会议?

(4)用史实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才有希望。

 

(1)中共一大的召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党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3)抗日战争胜利前夕 (4)略 【解析】(1)依据课本所学,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大在上海召开,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国历史上的开天辟地的大事,使得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2)据所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車是的指挥权,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通过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解决了自己内部复杂问题。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取消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依据课本所学,抗日战争胜利前夕,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这次会议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4)依据课本所学,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攻打大城市失败,因为国民党城市敌人力量强大,工农革命军损失严重。毛泽东分析敌强我弱的形式,决定放弃大城市改向敌人力量的农村进军,创建农村革命根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这条道路的引导下,共产党势力开始发展起来;九一八事变后,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局部抗战,取得广大人民的支持。民族危机严重时,在共产党“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感召下,国民党爱国将领发动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最终国共第二次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这些史实证明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才有希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1年的美俄两国,在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上,面临了同样的危机阻碍。美国为扫清障碍,爆发了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战争期间,林肯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不仅调动了北方人民参战的积极性,也满足了群众对土地的基本要求。而同一年的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改革,在法律上宣布农奴是“自由人”,获得自由的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这块份地是以高价赎买的方式获得的。

——改编自人教版教材九上

材料二罗斯福要求资本家们遵守“公平竞争”的规则,定出各企业生产的规模、价格、销售范围;给工人们定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规定……在全国范围内兴建了18万个小型工程项目,包括校舍、桥梁、堤坎、下水道系统及邮局和行政机关等公共建筑物,先后吸引了400万人工作,为广大非熟练失业工人找到了用武之地。

——摘自人教版教材

(1)材料二中19世纪60年代美俄两国面对的共同危机是什么?解决危机的共同之处有哪些?

(2)根据材料三,用史实说明罗斯福新政既维护了资本家的利益也维护了工人的利益。

 

查看答案

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请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它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从实验社会向科学技术社会过渡。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空间技术包括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等新科学技术,并以数学、物理、化学等多门学科知识为基础。空间技术的发展开创了卫星通信、空间科学和军事应用等领域。”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全球化经历了3个伟大的时代,“全球化1.0”主要是国家间融合和全球化,开始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时,持续到1800年前后,推动全球化的力量来自国家;“全球化2.0”是公司之间的融合,从1800年一直到2000年,推动全球化的力量来自企业;而在“全球化3.0”中,个人成为了主角,肤色或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不再是合作或竞争的障碍。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通过因特网轻松实现自己的社会分工,世界变平了。

——【美】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

(1)根据材料一,谈谈你对“烟囱多于教堂”的理解。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例举中国20世纪70年代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一项重大成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些重大事件促成了“全球化1.0”时代的到来?“全球化2.0”时代中的“公司之间的融合”“企业”具体指什么?

(4)面对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大潮,国际合作在各个领域广泛展开,你觉得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应该注意些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1787年,美国颁布宪法,美国成为一个联邦制国家,建立起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临时宪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2月12日,清帝退位,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结束。

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把“人民代表大会制”确立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1)上述材料反映近现代世界政治制度的发展呈现一种怎样的趋势?

(2)试列举世界现代史上有悖于上述发展趋势的史实(至少2例),并结合其结果,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历史启示。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略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探索民族解放的抗争史。根据所学知识解析下列问题。

(1)屈辱:依据下面图示内容写出图一、图二、图三所对应的分别是哪一次战争?并分别给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2)探索:在中华民族探索民族解放的抗争斗争中。,出现了两位时代的巨人——孙中山和毛泽东。他们各自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什么伟大贡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的分封制……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秦朝“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具体是指什么?

材料二:唐王朝的都城长安,修建历时72年,规模宏大,布局严整,全城南北中轴线两侧东西对称,棋盘式的街道宽敞笔直;拥有百万人口,不仅是国内交通的枢纽,还是各民族交往中心,身着各式服装的边疆各族人云集到这里;西域诸国的商贸通过丝绸之路来往此城的常达数千人,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国际性大城市。……在当时统治者的励精图治下,该王朝出现了许多盛世的局面……

(2)根据材料,概括唐繁荣的表现。并分析原因。

(3)清朝的对外政策,对当时中国产生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