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米饭,到普通的青菜,到各种山珍海味…‥不管是在哪一地方,蔬菜都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佳肴。以下远古人类中最早种植粟和蔬菜的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亮曰:“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刘备)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此后,发生了
A. 长平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考古印证了历史的印记。考古学家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来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这些考古发现证实
A. 张骞出使西域
B. 陆海丝绸之路的存在
C. 甘英到达波斯湾
D. 中亚和东南亚都是中国版图
刘明参加汉字听写大赛,有一道题是“隶书、金文、小篆、甲骨文四种字体最先和最后出现的是哪两种?”其正确的回答应是
A. 甲骨文、隶书
B. 甲骨文、金文
C. 金文、小篆
D. 金文、隶书
中美关系是最重要的国际关系之一。40多年前,中美关系的改善与建交,得益于东方古老的智慧与技巧。
材料一1970年10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会见美国《时代》周刊记者时表示:“如果说我在死之前有什么事情想做的话,那就是到中国去。如果我不了,我要我的孩子们去。”
1970年12月,毛泽东在会见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时表示: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谈得成也行,谈不成也行;吵架也行,不吵架也行;当旅行者立也行,当作总统来谈也行。
(1)从材料一中中美两国领导人的谈话中,可以看出两国有什么共同的要求(愿望)
材料二在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比赛期间,中美两国运动员有一次偶发性的友好接触,赛事结束后,毛泽东几经考虑决定,要求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这样,中美两国之间官方关系就以两国之间的民间交往拉开了序幕。这就是当时被誉为“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
(2)请用材料二中的一句话来概括中美两国之间初次交往的特点。
材料三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经过会谈,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在公报中,美方表示:它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发表的意义。
材料四1978年12月,中美两国签署《建交公报》。公报声明: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4)请你仔细对比材料三和材料四,两个公报中美国的表态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6年中共八大指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应该是什么?确定这个任务的主要依据是对什么问题的正确认识?
材料二:
(2)材料二反映的分别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曾出现过的哪两次急躁冒进的严重失误?你认为应该从中吸取哪些教训?
材料三:“文化大革命”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大曲折。应该如何认识“文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系列重大历史问题作出正确结论,彻底否定了“文革”……“文革”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历史已充分证明,“文革”在理论和实战上是完全错误的,它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
——摘自2016年5月17日《人民日报》任平撰文《以史为鉴是为了更好前进》
(3)材料三对“文革”持怎样的基本态度和评价?
材料四:在文革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但在干部群众的艰辛努力下,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仍然取得了若干重要成就。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核技术、人造地球卫星、运载火箭等尖端科学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4)请大家说一说,文革期间,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若干重要成就是不是文化大革命的成果?请简要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