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鲜明主题。阅读材料,结合...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鲜明主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思想路线是什么?为“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次会议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

材料二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

——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

(2)我国“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主要是指在农村实行哪一制度?“80年代中后期”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

 

(1)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决策: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 (3)特点:首先在农村推行,之后在城市全面展开;先试点后推广;逐渐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1)依据课本所学,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违章”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是建国以来的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依据课本所学,1978年,我国开始在农村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大大调动了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1985年,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这一改革克服了长期以来吃“大锅饭”的弊端,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3)根据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首先在农村推行,之后在城市全面展开;先试点后推广;逐渐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了综合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经验,上下求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改编自《百年中国》解说词

(1)材料认为“1921年是全新时代的开端”是因为这一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正确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

材料二如图所示

(2)图一唱响了哪一历史时期的时代最强音?图二的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材料三我们党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

(3)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谈谈我国应该怎样做才能实现“强国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部分)

(1)材料一示意图中的①②处应该填写的朝代(时期)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秦兼并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

——《汉书•地理志》

(2)材料二中“终为诸侯所丧”的“周制”指什么制度?秦朝吸取历史教训,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

材料三武帝还大规模展开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开发。从总的后果看,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发展了。

——《中国通史•秦汉时期(上)》白寿彝

(3)材料三中武帝时,哪一事件促进了对西北地区的“交通、开发”?此后西汉政府设置了哪一机构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理?

材料四(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大一统”之梦》

(4)综上所述,概括指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查看答案

一个德军军官指着画问一位画家:“这是您的杰作吗?”“不,这是你们的杰作。”下面谴责战争暴行的名画作者是

A. 毕加索

B. 梵高

C. 达•芬奇

D. 贝多芬

 

查看答案

跳出国界,走向世界;哪里有市场,哪里生产成本低,就在哪里生产经营。这种现象实质上体现了(      )

A. 政治格局多极化    B. 世界经济全球化    C. 世界经济本土化    D. 区域经济集团化

 

查看答案

在我国革命和建设时期曾一度以苏联为榜样,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以此为课题进行了探究,把我国向苏联学习的事件整理出来,其中有一项与历史不相符合,请你帮他们指出来

A. 1936年,苏联新宪法﹣-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1928年,苏联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中国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C. 苏联农业集体化﹣﹣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戈尔巴乔夫改革﹣﹣中国改革开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