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受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圆明园...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受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圆明园被焚的极大刺激与震撼,感到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势在必行,终于启动了一场持续30多年(19世纪60~90年代)的自强运动…从而启动了中国现代化的最初步伐。

————马克尧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乃知其战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重技巧,别考课,使人尽其才…育方于学校,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抡、水雷、电线、铁路,此其用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

材料三臣窈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敬。国会者,君与民共论一国之政法也。盖出自三权鼎立说,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故人主与千万之国民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康有为

回答:

(1)材料一中的“自强运动”指我国近代化探索中的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2)材料二与“自强运动”相比,在“学习西方”方面有何新的认识?

(3)材料三反映出维新派哪些主张?

 

(1)洋务运动;自强,求富。 (2)材料二不仅认识到西方船坚炮利,更认识到西方政治制度的先进。 (3)三权分立,设议院,开国会,制宪法,君主立宪。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的近代化,(1)根据材料一中提出的时间、学习西方的科技等词语可知是洋务运动,然后答出口号(2)材料二中认识到了政治制度的重要性,要求学生能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3)要求学生提炼出材料三中的观点主张,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较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美国大美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二明清思想家顾炎武曾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考试制度始于何时?在此之前,官员的选拔依据主要是什么?

(2)你认为科举制度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

(3)材料二中,顾炎武为什么要抨击科举制度?

 

查看答案

19911225日晚,一面俄罗斯联邦的白、蓝、红三色旗升上克里姆林宫。这一事件标志(  )

A. 苏联解体    B. 东欧剧变

C. 十月革命胜利    D. 德国统一

 

查看答案

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1993,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

A. 国际联盟    B. 联合国

C. 欧洲联盟    D. 世界贸易组织

 

查看答案

与以往资本主义统治政策相比,罗斯福新政主要“新”在

A. 调整维护资本主义政策

B. 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C. 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

D. 政府对经济加强干预

 

查看答案

1931年,当美国一位伟大的发明家逝世时,美国总统胡佛提议全国各地同时熄灭电灯一分钟,以示哀悼。这位发明家是(    )

A. 瓦特    B. 爱迪生    C. 卡尔·本茨    D. 史蒂芬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