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自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材料中的我朝指的是( ) A. ...

“自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材料中的我朝指的是(    )

A. 唐朝    B. 宋朝    C. 明朝    D. 清朝

 

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自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由此判断这是丞相的废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使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挥,强化了君主专制;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厂卫制是明代强化君主专制统治的“特色”。据《明史·职官五》记载:锦衣卫“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盗贼奸宄,街涂沟洫,密缉而时省之”。就其职责而言,历史上对“厂卫”之士的最准确评价应该是

A. 皇家卫士

B. 国家栋梁

C. 帝王奴才

D. 朝廷鹰犬

 

查看答案

欧洲曾是世界政治经济的中心,欧美主要国家的发展史展现了近现代人类社会前行的足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国的崛起靠的是科技,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说到底就是国民素质的较量,是人才的较量。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过21种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后来相继消亡的文明。结论是这些文明死亡的原因,无一例外,都不是他杀,而是自杀。他们失去了创新的活力,被历史淘汰出局。

——《大国崛起》解说词

(1)据材料一,指出大国崛起的重要因素。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情况简表:

 

时间

经济发展情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发展尤其迅速,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70年代受到世界性经济危机的严重打击和通货膨胀的困扰,经济滞胀;80年代中期以后,政府调整经济政策,经济形势逐渐好转,但债务负担加重

20世纪90年代

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

 

 

(2)据材料二,概括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并指出“新经济”的主要特征。

材料三虽然欧洲各国有共同的文化遗产,但由于历史的不同和民族性格的差异,历史上长期不断的相互战争一直是它们的负担。经过了两次毁灭性的世界战争之后,许多人终于感觉激烈冲突的代价太大了,战争不再对任何国家有益。苏联的“势力扩张”使某种形式的西欧统一具有诱惑力。

——马文·佩里主编《西方文明史》

(3)据材料三,概括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材料四1971年尼克松说:“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的非常激烈……与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1972年尼克松发表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

——摘编自《世界现代史参考资料》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一体化对世界经济、政治的影响。

 

查看答案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百年前孙中山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上推翻封建帝制,为中国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在毛泽东等共产党人领导下,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国人站起来了;而挽救社会主义的邓小平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1)材料一中“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指的是什么?“中国人站起来了”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2)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复兴道路的选择上进行的两次成功的实践探索,并指出中国农民特有“首创精神”的体现。

材料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中国共产党章程》(2017年10月24日通过)

(3)据材料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大会。

(4)综上所述,你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程有何感悟?

 

查看答案

发展经济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有作为的统治者无不重视经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种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1)据材料一,指出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主张并实行此种政策者,始自商鞅”的理解。

材料二唐太宗在位20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他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当时朝中人才济济。他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在政治上,他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他发展经济,改革税制,使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他在位的前期,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

——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中国历史》

(2)指出材料二中“盛世局面”和“鼎盛时期”的名称。据材料二,归纳其共同原因。

材料三宋朝的制度和文化有了重大发展,它的背后是中国经济尤其是商业的飞跃,我们不妨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外贸的发展也反映了当时商业的繁荣,而且它也是推动当时商业革命的主要力量;唐初人们尚轻视商业并试图限制其发展,但到了晚唐和宋朝时这种束缚就被打破了;中国首次出现了聚集了大量人口的商业大都市,与以前不同的是这些都市是商业中心而非政治中心。

——摘编自(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3)据材料三,概括宋朝时期“商业革命”的表现。

 

查看答案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过程中,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下图所示被称为经济联合国的世界经济组织的一员。这一组织是

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 世界银行

C. 亚太经合组织    D. 世界贸易组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