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俗话说“各尽所能,各司其职”。在明朝时,掌管地方行政的机构是 A. 六部 B. ...

俗话说“各尽所能,各司其职”。在明朝时,掌管地方行政的机构是

A. 六部

B. 中书省

C. 三司

D. 行省

 

C 【解析】依据题干中提示信息“明朝”“掌管地方行政”,结合课本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君权,明太祖朱元璋在政治上采取一系列措施,从地方到中央全面改革官制。其中,在地方,朱元璋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即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别掌管地方民政和财政、地方司法和地方军务。故排除D,C当选。明太祖还在中央废除了中书省,提升了六部职权,A、B也不符合题意。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那个庞然大物”是指

A. 郡县制度

B. 丞相制度

C. 宦官集团

D. 皇帝制度

 

查看答案

日本是世界上汲取外来文明较为成功的国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皇颁发革新诏书,开始革新运动。革新诏书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废除皇室和各级贵族的领地与部民,一律收归国有……第二,改革官制和统治机构……实行官僚化的中央集权制……第三,建立户籍、记账,实行班田收授法……第四,改革税制,实行租庸调制

——孙义学《大化革新与中国文化》

材料二日本明治维新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它顺应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在一个坚强的资产阶级化的中下级武士集团的领导下,对内注重国家体制重构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密切配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国家的军事力量;对外吸收和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并能及时克服和纠正前进道路上所出现的工作失误和偏差,从而走上了一条符合日本当时国情的道路

——陈利今《日本明治维新为什么会成功?》

材料三战后初期的民主改革是明治维新的最终归宿……搬掉了阻碍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绊脚石,为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徐天新、梁志明主编《世界通史•当代卷》

材料四日本通过大化改新、明治维新、战后改革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由封建社会向天皇制资本主义社会、由天皇制资本主义社会向民主制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转型。……日本能够与时俱进完成三次社会转型并实现跨越式发展,既缘于日本民族的“幸运”和“机智”,也缘于日本民族对外来文明少有的鉴别取舍能力,还缘于日本民族服膺强者和与强者为伍的一贯秉性。尤其日本民族在三次社会转型中形成的“与时俱进变革,强即侵略扩张,最终挑战先生”这一行事习性,值得后发国家中国和守成国家美国引为鉴戒。

——孙立祥《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革新运动”指的是什么?它主要汲取的是什么外来文明?

(2)据材料二,指出明治维新主要汲取了什么外来文明?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明治维新注重国家政治体制重构的具体表现。据材料四,指出明治维新实现了怎样的社会转型?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后初期日本民主改革的历史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可鉴戒日本三次社会转型的哪些成功经验?

 

查看答案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社会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

材料二中国伟大的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儿,就像投下一粒石子,打破旧体制的一潭死水,漾开了迎接生产力解放的春天的圆圈儿。后来的历史证明,正是从这个圈儿开始,充满活力的生产方式一圈儿一圈儿漾开,最终扩展到整个中国,彻底告别旧体制,迎来了整个中国经济迅猛腾飞的新时代。

——舒亦颖主编《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60个重大事件》

材料三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时期。……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

(2)材料二中邓小平“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儿”指代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邓小平在我国改革开放历程中的重要地位。

(3)据材料三,概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查看答案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意既由民意显露,民心向背就成为政权得失的关键。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梁治平《民本思想源流》

材料二君静则民安。国家出乱子,往往起源于执政者的躁进,隋朝不顾一切地兴办大型事业就是前车之鉴。……唐太宗毫不含糊地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韩昇《盛世是这样治理的》

材料三贞观二年,关中旱,大饥。太宗谓侍臣曰:“水旱不调,皆为人君失德。朕德之不修,天当责朕,百姓何罪,而多困穷!闻有鬻(卖)男女者,朕甚愍(同“悯”)焉。”乃遣御史大夫杜淹巡检,出御府金宝赎之,还其父母

——骈宇骞《贞观政要卷六·仁恻第二十》

朕常欲赐天下之人,皆使富贵。今省徭薄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

——骈宇骞《贞观政要卷八·务农第三十》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

(2)结合所学,举出材料二中“隋朝不顾一切地兴办大型事业”的一个例子。唐太宗从隋朝灭亡的前车之鉴中,吸取了怎样的治国教训?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唐太宗“存百姓”的主要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反映了古代怎样的治国理政思想?

 

查看答案

下列简笔画中,能够形象地反映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