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951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关于统购棉纱的决定》,规定“凡公私纱厂...

1951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关于统购棉纱的决定》,规定“凡公私纱厂自纺部分的棉纱及自织的棉布,均由国营纱布公司统购”。1953年10月,作出《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11月,作出《关于在全国实行计划收购油料的决定》。这

A. 规范了私人资本主义经营的各种行为

B. 解决了广大人民基本生活资料的需要

C. 成为了“一五”计划建设的重要举措

D. 适应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D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实践。依据材料中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规定公私纱厂“棉纱及自织的棉布,均由国营纱布公司统购”,特别是1953年国家对粮食统购统销和对油料收购所作的规定,均反映了上述措施是为了满足工业化及城镇化建设而作出的,适应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故选D。A项在材料信息中无反映,故排除;B项不符合史实及材料的主旨,故排除;“一五”计划突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材料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90年10月7日台湾成立“国家统一委员会”,在1991年2月23日举行的第三次会议中通过了“国家统一纲领”,后经台湾当局行政部门会议讨论通过。“国家统一纲领”阐明:“大陆与台湾均是中国的领土,促成国家统一,应是中国人共同的责任。”这表明当时台湾

A. 认同“九二共识”

B. 承认“一国两制”

C. 坚持“一个中国”

D. 同意两岸“三通”

 

查看答案

1953到2009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名额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2010年全国人大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各省、各自治区、直辖市名额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分配。这种变化说明了

A. 改革开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B. 农村经济社会发生巨变

C. 民主政治建设开始走向平等

D. 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查看答案

2018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战争带来的伤痛人们从未忘记,这100年来人类的共同愿望就是和平与发展,然而这项任务至今远远没有完成。我们研究战争,反思战争,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发展有着更重要的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争夺霸权的结果,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张瑞德《第一次世界大战》

材料二1919年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在西方的相互关系,但在远东、太平洋地区,他们之间的矛盾仍很尖锐,各国海军军备竞赛加剧。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了一次会议,参加国有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葡萄牙和中国。会议实际是在美、英、日三国操纵下进行的。

——罗伯特·E·勒纳《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联盟在人口、资源、生产能力、人心向背和团结互助方面,都比德、意、日集团占明显的优势,为以后战胜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联盟内部,……虽然不时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摧毁法西斯是他们的共同目标。正是这种根本利益使他们团结起来,互相配合支援,直到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材料四1945年斯大林指出:谁解放领土,谁就把自己的社会制度推行到他们的军队所到之处。“二战”结束之初,杜鲁门强调:我们必须强硬对付俄国人……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材料五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地认识和平的珍贵。今天……世界仍很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一战”前形成了哪两大军事侵略集团?“一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什么?

(2)材料二体现了“一战”后帝国主义国际关系新格局的形成。这一格局被称为什么?

(3)材料三中的联盟指什么?联盟的成立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美国为“强硬对付俄国人”制定了什么政策?美国的战略意图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说说我们要如何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史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侵略下坠入近代的屈辱与抗争,也记录了近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探索的历史。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但这些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三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

材料五“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习近平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2)材料二中“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

(3)材料三中提及的“民族凝聚力”在政治上的主要表现是什么?简要说明中国的抗日战争在国际上的历史意义。

(4)材料四中“光辉的起点”指的是党的哪一次重大会议?“新的伟大革命”指的是在此次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

(5)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在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上、中国梦的实现道路上,中国如何做得更好?

 

查看答案

开拓交通,加强交往,使不同特色的经济、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对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古罗马,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它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远方

——《新全球史》

(1)丝绸之路形成于哪一王朝时期?据材料一分析它的开通有什么意义?

材料二隋朝大运河图

(2)据材料二指出隋朝大运河中心是在哪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元代又开创了对外交通的新局面,达到了“古代中西交通史之极”的地步。明初,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影响最大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3)根据材料三,指出宋元时期中国的对外交通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材料四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承接古今、连接中外,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因为,它既传承以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将“中国梦”与“世界梦”进行有机地衔接,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全球性影响力。

——陈凤英《习近平“一带一路”构想战略意义深远》

(4)据材料四,指出今天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进程中应如何弘扬丝绸之路精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