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朝中后期至19世纪中叶以前,苏州是中国唯一拥有全国经济中心地位的城市苏州“首重机业,城东比户皆然”,丝绸、棉布行销全国各省,“其外洋如高丽、印度以及欧美各国,莫不有销路”。鸦片战争之后,“洋布盛行,布市销减”,“蚕棉得丰岁,而皆不偿本”。据统计,道光年间苏州尚有12000余部织机,到1880年织机仅有5800部。苏州的手工业行会众多,许多行会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还对产品划定统一的价格,并实施统一工价,以限制竞争和自由雇佣。棉布、棉纱、茶丝和米的贸易都不再经流苏州,转而经由上海。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州变成了大上海的“卫星城”
——摘编自王卫平《明清时期江南城市史研究》
材料二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1843年后上海成为对外开放的商埠并迅速发展。鸦片战争后,上海被殖民主义者强迫开辟为通商口岸。外国资本的入侵垄断了上海及东南沿岸的手工业,但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上海的商业、金融、纺织、轻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同时,民族工商业也开始成熟起来。上海不仅成为中国的商业金融中心,也控制了国家的工业命脉,成为当时的远东第一大城市。
——摘编自百度文库
(1)据材料一分析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州经济地位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2)据材料二分析上海在近代迅速发展的原因。
(3)据上述材料归纳影响苏州、上海城市发展的共同因素。
“二成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1946年,美国投人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最初是用于空袭英国的武器。”上述材料说明了
A. 科技进步加速了战争的爆发
B. 科技水平决定了战争的胜负
C. 军事与民用科技能相互转化
D. 战争的需要推动了科技发展
1876年一位俄国地主写道:“解放法令(1861年废除农奴制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俄国农民的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A. 完全摆脱了封建地主控制
B. 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 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
D. 彻底废除了沙皇专制统治
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因反对教会,批判神学而被捕人狱,最后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的火刑柱上。在西欧封建时代,经常会有人因思想或学术上的创新而被视为“异端”,受到宗教裁判所的审判。这种现象主要说明了
A. 教会成为欧洲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B. 知识沦为了神学的奴仆
C. 西欧封建国家内部管理权力分散
D. 西欧封建制度等级森严
1992年,我国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增长较快,国家直接管理的农业、工业、外贸等出口产品计划指标减少1/3,其中指令性计划指标减少近一半。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在于
A. 我国国有企业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B. 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进行全面接轨
C.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进行
D. 人民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
1938年,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周刊连续发表文章,总结七年来党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的经验教训,其根本经验的第一条便是“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分裂则败,联合则胜’,成为铁一般的定律”。这是中国共产党总结东北抗日斗争经验教训的第一次尝试。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A. 认清根据地军民敌后抗战的艰巨性与复杂性
B. 总结全面抗战爆发以来我党我军的经验教训
C. 决定放手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
D. 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产生充分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