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我...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建设一个新世界”,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

材料二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北戴河会议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什么严重失误?

材料三“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民主人士被诬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反动学术权威”等,遭到批斗、迫害。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为“叛徒、内奸、工贼”,被非法监禁,迫害致死。这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

(3)材料三反映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什么现象?它给中国造成什么危害?

(4)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1)进行土地改革;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或三大改造)。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给中国带来了动乱和灾难。 (4)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国情,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必须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解析】(1)题干设问的 “为了‘建设一个新世界’” 采取的重大措施实际上考查的是新中国建立后为巩固新政权采取的措施。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0~1952年进行土地改革,巩固了民众政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发展了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1953年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1957年底,各项指标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195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全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53~1956年国家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或三大改造)。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根据材料二“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北戴河会议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党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是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大幅度的提高计划指标,它表现在工业上首先是要求钢产量指标翻一番,还提出赶超英国的口号,为达到这一目标,在全国范围掀起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全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因此“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根据材料三“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民主人士被诬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反动学术权威’等,遭到批斗、迫害。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为‘叛徒、内奸、工贼’,被非法监禁,迫害致死”可知,“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破坏。“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动乱和灾难。 (4)根据材料及上述分析可知,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国情,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必须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荣毅仁,中国著名的民主人士。追溯荣氏家族企业的发展史,可归结为“创办—发展—衰落—再发展”的轨迹,这一轨迹也印证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读下图。

(1)请你判断,这幅示意图反映的应是荣氏家族企业发展的哪个时期?这一时期出现图中所示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九一八事变后,北方面粉市场被日本侵占,日本的棉纺织品也在中国大量倾销。荣氏企业(主要生产面粉和棉纺织品)陷入困境,他们多次向国民政府请求帮助都没有结果……荣氏企业损失了总资产的35%。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有哪些特点。

材料三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为了改变材料三的状况,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计划?此计划的实施取得了哪些成就?(举出三例即可)

材料四1956年荣毅仁参加上海工商界行业大会(见下图)。

(4)荣毅仁接受了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迎来了荣氏企业的再发展时期。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和方式是什么?

(5)通过荣氏家族企业的发展轨迹,谈谈你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认识。

 

查看答案

(题文)“从一九七四年到一九七六年,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全国大约损失工业总产值一千亿元,钢产量两千八百万吨,财政收入四百亿元……”这则材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A. 民主法制遭到践踏

B. 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C. 经济结构极不合理

D. 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

 

查看答案

(题文)票据是历史的浓缩与见证。下图中的票据见证了

A. 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

B.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 “大跃进”开展的盛况

D. “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

 

查看答案

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必然给国家和人民带来重大损失,造成下图乙点到丙点经济发展状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一五”计划

B. 三大改造

C.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文化大革命”

 

查看答案

下图是1956年天津群众举行的一次游行庆祝活动。据此推断,该活动庆祝的是

图中标语:庆祝天津市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A. 土地改革完成

B. 三大改造完成

C. 抗美援朝胜利

D. 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