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东北野战军立即结束休整,取捷径以最快速度隐蔽入关,突然包围唐山、塘沽和天津之敌...

“东北野战军立即结束休整,取捷径以最快速度隐蔽入关,突然包围唐山、塘沽和天津之敌,斩断敌人海上退路;徐向前兵团停止攻打太原,杨成武兵团撤围归绥(今呼和浩特),以免傅作义作战失利后向西北进跑。”该措施主要针对    (    )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C 【解析】根据题干的人物是“傅作义”,结合所学可知,平津战役中,解放军参战总兵力100多万人,由林彪、罗荣桓、聂荣臻三人组成党的总前委,林彪为书记,统一指挥作战和接管平、津、张、唐等地的一切事宜,平津战役开始以后,我军首先对傅作义集团进行分割包围,截断其西退、南撤的通路,将这只惊弓之鸟变成了笼中之鸟。然后按照毛泽东确立的先取两头后打中间的攻击次序,逐一歼灭被围困在新保安、张家口、天津等地的敌人,解放了天津和塘沽。天津解放后,北平守敌25万人陷于绝境,为了保护北平这座文化古城,中央军委决定继续同傅作义谈判,争取和平接管北平。通过谈判,傅作义接受毛泽东提出的“八项和平条件”,率部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1月31日,平津战役胜利结束,人民解放军进驻北平城,北平宣告完全解放,C项符合题意;辽沈战役涉及的中心地点是锦州,不是天津,A项不符合题意;淮海战役涉及的中心地点是徐州,B项也不符合题意;渡江战役解放的地点是南京,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怵(chu)于《中英天津条约》中“嗣后英国文书俱用英字书写……遇有文字难辩之处,总以英文作为正义”等强行规定……奕诉等人……奏请从广东、上海“专习英、佛、米三国文字语言之人”中“挑选诚实可靠者……携带各国书籍来京。并于八旗中挑选天资聪慧”者“俾资学习”。这表明京师同文馆创办的目的是    (    )

A. 更好地了解与学习西方    B. 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

C. 为满族培养优秀人才    D. 对抗封建顽固派势力

 

查看答案

下图中列强的进犯路线反映的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建设一个新世界”,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

材料二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北戴河会议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什么严重失误?

材料三“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民主人士被诬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反动学术权威”等,遭到批斗、迫害。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为“叛徒、内奸、工贼”,被非法监禁,迫害致死。这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

(3)材料三反映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什么现象?它给中国造成什么危害?

(4)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查看答案

荣毅仁,中国著名的民主人士。追溯荣氏家族企业的发展史,可归结为“创办—发展—衰落—再发展”的轨迹,这一轨迹也印证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读下图。

(1)请你判断,这幅示意图反映的应是荣氏家族企业发展的哪个时期?这一时期出现图中所示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九一八事变后,北方面粉市场被日本侵占,日本的棉纺织品也在中国大量倾销。荣氏企业(主要生产面粉和棉纺织品)陷入困境,他们多次向国民政府请求帮助都没有结果……荣氏企业损失了总资产的35%。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有哪些特点。

材料三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为了改变材料三的状况,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计划?此计划的实施取得了哪些成就?(举出三例即可)

材料四1956年荣毅仁参加上海工商界行业大会(见下图)。

(4)荣毅仁接受了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迎来了荣氏企业的再发展时期。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和方式是什么?

(5)通过荣氏家族企业的发展轨迹,谈谈你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认识。

 

查看答案

(题文)“从一九七四年到一九七六年,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全国大约损失工业总产值一千亿元,钢产量两千八百万吨,财政收入四百亿元……”这则材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A. 民主法制遭到践踏

B. 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C. 经济结构极不合理

D. 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